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八十六节寻找弱点 (3 / 7)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这个商业区任何人都可以出入,在这里做买卖。虽然它也被栅栏和壕沟环绕,但是它和主城区之间用壕沟隔离开得,必须通过岗哨和吊桥才能进入主城区――澳洲人对外人非常警惕。

        李丝雅已经观察到,在旗山山顶,澳洲人设有炮台和塔楼。乳妹说过他们的大炮射程极大,看来并不是虚言――否则不至于设炮台在山顶上。

        仅仅从海上看到的澳洲人的规模和实力,李丝雅就知道在东亚没有哪一家能够用“正攻法”摧毁这个城市了。台湾岛上不管是近在咫尺的荷兰人、闽南移民集团还是远在岛屿北面的西班牙人,都显得微不足道。

        要让荷兰人和澳洲人翻脸,难度实在太大。

        李丝雅的信心有些动摇。但是她很快想到,荷兰人身后还有整个东印度公司。如果真得能够激怒荷兰人,让他们意识到澳洲人的存在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他们一定会倾巢出动来和澳洲人决一死战。

        要做到这点,就得看自己的手腕和本事了。

        “我们要靠港了。”船老大小声的提醒她。

        李丝雅点点头。

        渔船很快就进入了港口――因为船上悬挂着海岸警备队发给的捕鱼许可旗,没有人来盘查询问,这艘小渔船很快就停泊到栈桥边了。

        码头上堆满了装满渔获的藤筐和木箱,地上散落着鱼鳞和散落下来的小鱼虾。浓烈的鱼腥味弥漫在空气中。不时的,男人或者女人,两人一组的杠着沉重的还滴着海水的渔获“吭哧哼哧”的从栈桥上走过。

        距离栈桥不远地方的一座茅草顶的大木屋是渔业社的收购点。这里还代收捕捞税。门口设着一大排的“地秤”――李丝雅还是第一回见识这种装在地上的秤。她在东亚沿海见识到最多的是中国人的吊杆秤。不管是在澳门还是巴达维亚,中国商人们总是拿着大小不一的杆秤称量着各种货物来买进卖出。以至于荷兰人、英国人也不得不在某些时候接受他们的度量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