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九十一节潜移默化 (3 / 12)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当时在欧洲使用刀叉还不普遍。至于筷子,她反而并不觉得稀奇:在巴达维亚她已经习惯了中国人的餐具,而且一度跃跃欲试。

        韦斯特里也穿上了正式的礼服╠╠他和姐姐也得到了正式的邀请。这会正觉得有些燥热╠╠欧洲人,特别是有些身份的欧洲人,即使在炎热的东南亚也不脱下呢服装,原本就红彤彤的皮肤愈发的发红了,犹如一只只烧烤过的大虾。

        “澳洲人听说的确是很奢侈的。”韦斯特里故作沉稳的说。“父亲说过,澳洲人物产丰饶,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

        他说着指着宴会厅尽头的一座红木落地摆锤钟╠╠和紫明楼的那座一样。是现代机件xs63康斯坦丁?惠更斯一怔,克里斯蒂安是他的幼子,1629年出生,现在才不过是三岁的幼儿。除了自己的亲朋好友没人知道这个孩子。自己也没向邦库特先生等人提起过他。这个远在万里之外的钟博士怎么一下就叫出了他的名字?

        他心中有些奇怪,说道:“他很好。”

        “笛卡尔先生呢?”

        哲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尔此时正在荷兰搞研究,从1629年起笛卡尔就客居荷兰二十多年,潜心着述和研究。他也是康斯坦丁?惠更斯的朋友。克里斯蒂安会成为物理学家,受笛卡尔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

        “他也很好。”康斯坦丁?惠更斯说着有些警惕起来,这位绅士怎么什么都知道?笛卡尔固然不算是小人物,但是在整个欧洲也没到家喻户晓的地步,更别说这个连欧洲名字都搞不清的东亚地区了

        钟博士微微一笑:“其实我对笛卡尔先生久仰大名,听说他对光学问题很有研究?”

        “的确,不过他更多的对数学问题感兴趣。”

        康斯坦丁?惠更斯虽然没有大成就,但也是个学富五车的科学家,对数学当然不陌生。两人便在烤鸭炉旁探讨起笛卡尔最近一直在研究的解析几何问题。两人一谈起来就入了港。三分钟之后惠更斯先生就对钟博士五体投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