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二十二节协定 (1 / 9)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候“话说,你说江户大君,我正好想给他写封信,有一事不赐还请指教。”

        见对方开始缓解气氛,二位来使松了一口气,不过腹黑流从来都是在这种时候发力:

        “到底应该叫‘日本大君,,还是‘日本国王,”

        “自秀吉公不受日本王之印我国天下人便称大君。”

        “那好。”平秋盛拿出来一个文件夹,“你来看,这秀忠公的国书上却用‘日本国王,之印。”

        1607年日本和朝鲜议和之时,对马国受德川家康委托要求朝鲜遣使,朝鲜方面提出要求日本递交国书引渡破坏王陵的罪人,宗义智和家老柳川智永,玄苏和尚伪造了一份国书,并且随便抓了几个罪犯弄成哑巴送了过去。朝鲜人明知对方作假,还是派来了“回答兼刷还使团”,双边关系得以恢复,但是一个谎言要用千百个谎言掩盖。

        由于幕府并没有真的递交国书,朝鲜方面回复了一份国书又把宗义智架到了火上烤,于宗家三人组又篡改了朝鲜的国书,德川不知朝鲜是回复国书,于是又给朝鲜回了一份,宗家三人组又篡改了这份·····.于是来来往往,宗家三人组篡改国书十几份,直到全部病故,他们的后人又继承先辈光荣传统继续篡改事业,直到1634年柳川调兴挑起事端告发了此事,最终将军家光反复权衡之后再次饶过宗家,把柳川氏流放,此后两国的统治者见到的国书才是正版。

        此事是东亚外交史上著名的“柳川一件”事件。这种现代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在当时的东亚是不鲜见的,为了“面子”、“正统”、“国格”问题,当时东亚三国没在这方面少折腾过。万历援朝期间中日之间也闹过类似的假使节、假国书的事情。当时的消息闭塞,而且国与国之间信息传播速度很慢,通外语的人才又少,即使是上位者也不得不依赖极少数人来通使,大有舞弊的空间。

        D日之前于鄂水就专门从日本韩国的电子图书馆里搜集到了不少篡改国书的PDF本时空里柳川还没有告密……这二位使者眼下已经惊得汗流满面了。

        虽然长船和竹屋都曾经在酒桌上听到过有关风传,不过并没有对证。如今这伙来历不明的澳宋人居然把和原件一模一样的东西扔在桌子上。

        实际上这时候双方想到的都是一个人——三代将军德川家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