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二十七节滨田新藏 (1 / 10)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岛上的百姓几乎都是渔夫,个个擅长驾船。居住在岛上的明人甚至夸张地说,岛人轻舸似箭。

        此地的百姓和五岛的百姓一样,都曾经是猖獗一时的倭寇的后裔――他们的祖辈在不到一百年前每年都追随着中国大海盗商人的船只前往大明的沿海抢掠,每次都充当冲锋陷阵的前驱。

        除此之外,他们还擅长潜水捞取鲍鱼、海参,捕捉鲨鱼,制作鱼翅――这些都是因为中国商人的需要而学会的技艺,每年都有大量的俵物从这里运往大明,换回唐船上运来得“宝物”。

        岛主大名松浦氏是从战国时期之前就延续下来的大名,在日本国的大名中也算得上是最古老的门第。

        这里的藩主苗字松岛。和福江藩的大名五岛氏一样,也是以此地的地名为苗字。

        据说松浦氏本姓源,称嵯峨源氏。但以前也曾经自称为平氏或者藤原氏。这在大名中是屡见不鲜的攀附现象。

        据说松浦氏的祖先是勇猛强悍的东国武士,大和朝廷将他们作为驻防战士迁到筑紫沿岸抵御夷人――这些披着猪皮,浑身涂满猪油的野蛮人是女真人的祖先,他们驾驶着原木束成的简陋木筏,顺着海流在日本列岛沿岸烧杀掳掠。

        进入平安时代,这个制度变得有名无实,中央忘却了他们的存在。被遗弃在荒野上的驻防战士们各自拉帮结党,据武器和土地为已有。到镰仓时期前后。已结成叫做“党”的几个武士团相互讨伐。形成了许多的“馆”。成为骚扰海岸的“水军”。松浦家的祖先就在这久远而又混乱的历史年代里慢慢的成长起来,最终成为上下松浦地区的霸主。

        丰臣秀吉时代,松浦氏也参加了对朝鲜的进攻。关原之战之后,因为持手中立,因而得以以家封六万三千两百石的大名继续存在。比起只有一万五千石的福江藩要大得多,可见平户的海外贸易对松浦家的重要性。

        平户岛的地形崎岖,道路几乎都是坡道。只有一块叫宫前的狭小平地垒起石墙,夯土加高,并用石板铺地,这就称做“葡萄牙码头市场”的交易广场。那些用竹叶做帆的福建船、草席做帆的浙江船、棉布做帆的红毛南蛮船也停靠在这里。

        周氏的船就在这里下锚。船靠岸后,周家的水手们开始忙着卸货,元老们则在直接拿着周性如的名帖由平可福引去了一处馆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