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手们有条不紊的测距,瞄准,湿膛,备弹。一名炮手根据距离用在铜圆盘上打了孔然后旋上炮弹,炮弹被小心的装入炮膛。另一名炮手用铁锥子刺破丝绸火药包,用牛角在点火口倒入发射药。
“开炮!”
炮手用火绳点燃了点火口的火药,火门上火光一闪,随后这门大炮猛得喷射一股浓厚的火光和白烟,沉重的炮声被后坐力推动着往后退,炮架上的四个轮子发出吱嘎声。
城墙上的浓烟和火光立刻引起了石志奇的注意,他知道现在距离中左所还有2公里,不管是敌人是哪一方,在xs63谬了。
最糟的是敌人的火枪远比传说中的更犀利,一百多丈的距离上取人性命如探囊取物。又远又准不说,还是“连珠枪”!这如何再战?
他手下的两支卫队。装备的都是从澳门采购来得葡萄牙火绳枪,即使按照欧洲人的评价也是上好的火器,但是射程充其量也不超过一百步。发射起来更是慢得可怜,完全和髡贼的火枪不能比。
照这样下去,敌人只要缓步向前,一排一排的放枪就能把自家的人马活活耗死!
想到这里,他立刻叫来一名传令兵:“传令给马将军,叫他开炮!”
马将军就是马托斯,此时这个黑人卫队的军官正在中左所城上指挥炮手们操炮瞄准。
城楼上赶修起来的炮台上有二门从港海训64号上拆下来的舰炮。切支丹保罗正是用掳获巡逻艇,缴获来这两门炮的行动力打动了郑氏集团的心。当然,也包括他自己搞来得几样新鲜玩意。
火炮旁边堆着从船上卸下来的炮弹,球形的炮弹乍看起来并无特殊,但是每个炮弹都被铁扁条紧紧的固定在一个木制的托子上,木托子后面捆着丝绸的火药包。木托上涂抹着不同的颜色:实心弹、榴弹。其中大多数是实心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