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七节旅顺和镇江 (5 / 7)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元老院现在已经事实上控制了登州,再控制旅顺。就等于控制了整个渤海湾,取得了对渤海周边地区进行贸易和军力机动的绝对便利。不但可以更有效的控制山东东部。进一步能威胁到天津和北京。对大明的中枢干涉能力就有了质的飞跃。

        但是作为商站的话,旅顺距离满清直接控制下的复州距离很远,而且道路不好,满清又缺少船只,作为商业口岸来说价值有限,最理想的商业口岸还是和朝鲜隔江相望的镇江堡。

        在镇江堡不但可以直接和后金进行贸易,也可以威胁朝鲜的李朝政权。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用这个堡垒随时卡断李朝和满清的贸易联系――这对物质极度匮乏的满清来说堪称沉重打击。

        控制旅顺和镇江堡,就可以逐步建立起与满清的情报联系。目前元老院对满清那边的情况基本上是两眼一抹黑,除了靠大图书感挖掘故纸堆之外,获得的情报都是通过去辽东的商人那里的得知的。特别是从李洛由的渠道,大致可以掌握间隔半年左右情报――这对对时效性十分敏感的对外情报局来说是不能满足的。

        另外就是东江军。目前东江军孤悬海外,后勤补给完全依靠登莱的海运。元老院在平叛之后通过实质上控制登州,等于掌握了对东江的补给路线,那么以后实际控制东江武装也就有了可能。

        东江镇目前的局面非常之差,孔有德部虽然没有象历史上那样投向满清,但是东江的颓势已经不可扭转。毛文龙活着的时候东江对满清也没构成过大的威胁,毛文龙死后东江窝里斗,杀个不亦乐乎,内部早已元气大伤,对满清更谈不上威胁了。

        根据大图书馆的历史资料显示,满清要拔掉这个钉子已经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气,甚至也用不着多少军队――且不说东江军如同叫花子一般的窘迫状况,就是人数上旅顺也只有几百兵丁外加几百户屯户而言。

        制约满清拔钉子的阻碍,与其说是东江军民,不如说是在荒无人烟的辽东半岛上进行劳师远征的后勤压力。从后金占据的复州到旅顺之间没有屯堡,大军无处征粮,道路状况极差。因而较为理想的机动方式是使用水军――而后金在水军上又是一块短板。东江能够在后金侧后坚持这么多年,和他们以大海为屏障,以船只作为机动有很大的关系。

        即使满清不计成本的走陆路拿下旅顺,没有水军作为海上支持力量的话,分散在辽海诸岛上的东江军因为拥有船只,可以随时组织偷袭,守备难度很大。

        在历史上,三顺王归顺之后,借助降军带来的水军力量的机动性,满清立刻在1633年拿下旅顺,消灭东江镇。现在由于元老院的干涉,三顺王已经灰飞烟灭,满清也没有可用的水军力量,对旅顺的进攻也就没有开始。

        但是这颗在卧榻之侧的钉子,皇太极是肯定要拔得,否则他就没法放心大胆的入关劫掠了。对这个建立在抢劫基础上的原始部落政权来说,不能抢劫就意味着在苦寒的辽东大地上活活饿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