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九节谋夺旅顺 (6 / 8)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没错。”王瑞相说,“但是旅顺现在可有个黄龙。我们要打旅顺,黄龙是非死不可了。按照历史他是满清破城的时候自杀的,也算是一条好汉。死在咱们手里有点难看……”

        黄龙虽然治军无甚亮点,但是“忠烈”二字还是当得起的,真要死在伏波军手里,不少元老在感情上是难以接受的。

        “不要紧,”黄骅说,“这次登州叛乱,虽然孔有德没能降清,但是东江诸将中未必没有想走这条路的人。他们和叛军纠缠太深,只要朝廷追究,只有叛变投敌一条路可走。”

        “要是朝廷不追究呢……”薛子良觉得这太虚幻了。

        “那咱们就推一把,让朝廷好好的追究下。山东这次死了这么多人,牵扯至深的东江诸将能这么容易洗白?”

        “其实黄龙的生死并不是主要的。”王瑞相说,“关键是我们要捧孙元化的派系。”

        孙元化在登州之乱之后虽然暂时还是“留任”,但是他即已经革职,纵然有对外情报局和他自己的活动,能否留任还在五五之间。万一他不能留任,在新巡抚就任前,元老院需要在当地扶持一个“自己人”。

        原先跟随孙元化的“登州基督徒小集团”中的大多数人是不合适的,特别是文官。虽然在元老院的帮助下他们都洗刷了“陷贼”的污点,但是“失地”这个罪名是逃不掉的。即使罪减一等,不被充军流放,革职、贬职都是少不了的。

        相比之下,原登州镇副将张焘的希望最大。他虽然已经被革职,但在莱州保卫战中“立功”,而且前不久又第一个“突入”登州。收复登州,阵斩李九成的功劳如今都算在他名下。

        明末由于战乱不已,朝廷对武将倚重日深,武将有了军阀化的趋势。为了驱使武将卖命,过去重文轻武的风气已经有所改变。只要能打仗,就算有些罪名被革职的,也容易就能得到起复,甚至进一步升官委以重任――左良玉等人几次惨败革职,都是很快就复职,继而又升官的。对外情报局从北京得到消息,张焘复职参将已经xs63“我们现在有些同志太保守。形式是在不断变化的。”说话的人是此人叫黄骅,是个黑龙江人,参加情报局的培训的志愿是去后金地盘担任站长。他从前做过生意,有一定的商业头脑,懂机械方面的技术,对关外地理风物捻熟,还会点防身术;能讲一口流利的朝鲜话,还会点山西方言。对开展对后金的贸易,进而进行渗透十分热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