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找到驻在庙中负责照看商团的礼部笔帖式,拿出银子来要他代购些酒肉粮食来――这在诸物匮乏,百物腾贵的盛京可真不是件容易事。笔帖式出去跑了一圈,好不容易才弄到二腔羊并柴火、粮食、调料之类。
四十多个人吃两头羊显然是不够的,黄骅决定包羊肉馅饺子。众人一起动手将羊肉全部剔下剁馅,羊肉自然是太少,好在白菜萝卜管够。只是白面无处可寻,只好用高粱米面包盒子――高粱米面黏姓不够,只能做成大个的盒子,上笼屉蒸熟。
黄骅又关照士兵们拿出随身带来得压缩速食汤料煮了一大锅汤给新来的奴仆们吃――多加盐,后金食盐匮乏,上层烹调用盐都很抠门,下层的奴仆能吃到的盐就少之又少了,这些人都有长期缺乏食盐摄入的症状。
这顿饭对士兵们来说不足为奇――他们甚至还有点吃不惯高粱米的食品,在临高好歹是大米饭敞开吃得。但是对新来得奴仆们来说,这却是他们多年来第一次吃到像样的食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要说被掳来为奴的这几年,就是在关内过得也是半饥半饱的曰子。吃顿细粮尚且是奢望,何况能吃到肉。许多人是一边流眼泪一边吃的。
黄骅坐在首位上,喝了几杯礼部供应的糊米酒,吃了点东西:这羊肉白菜馅的高粱面盒子他勉强吃了一个就饱了――实在没有食欲。但是看到奴仆们那种感激涕零的模样,他多少有点理解不能。
在黄骅看来,发贫困伙计发几件御寒的衣物,大家一起聚个餐,都是作为一般BOSS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他没有料到自己的作为能够收到这么大的效果。看来,在这个时空就是一个比烂的时代,谁稍微做得好一些,就能“天下归心”。
吃完晚饭,蓝边又来请安,问是否要“传姑娘到房内伺候”,并且十分殷勤的表示他已经把这四个女孩子叫到外头了,只等主子发话。黄骅花了三十秒才反应过来这是在说那四个婢女。
xs63这些奴仆,大多是几年从关内掳掠来得百姓,到了辽东之后分到庄子上干活,妻离子散,干得是重活,吃得是猪狗食,住得是地窝棚,上面还有庄头管家层层压迫,种种欺凌虐待,说是人间地狱也不例外。.
被转送给这位“大澳来得老爷”,他们原本也已经麻木――早就成了背井离乡,妻离子散之人,在辽东还是在什么“大澳”为奴又有多少区别。有些人甚至还多少有些高兴:当包衣总比在农庄上干苦活强。
现在看到主家居然对他们如此关怀备至,亲自给他们安排下处,又叫人腾出衣服来给他们穿,嘘寒问暖,让他们被折磨的久已麻木的心灵开始复苏,不但婢女女仆早就眼中含泪,就是几个汉子也忍不住的擦眼角楼――只是因为怕主子觉得不吉利才强忍着没有落下来。
发完衣服,又有几个士兵捧着成捆的毯子过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