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中央实验艺术团装备精良,人也浓了不少,颇让冈本有“兵强马壮”之感。东方恪也不扫他的兴致,任他一个人哼着“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忙进忙出,自顾自的继续为财金口做账。
不过今天的人力分配会之后,冈本发觉自己这个实验艺术团缺少最要紧的财产:“人”。
柳水心算是正式调进来了。但是她本事再大也就一个人。至于有其他文艺专长的元老倒不是没有――会点吹拉弹唱的各式各样“才艺”的元老倒是不少,但是各部门到处都没闲人。要调来做专职难如登天,冈本到处游说只敲定了几个“兼职”。
师资缺少,合适的演艺人才也少。冈本一心想搞个歌剧什么的――就算搞不了意大利歌剧这么牛逼的,来个轻歌剧也行。正准备摩拳擦掌大干一场,却又冒出个什么偶像团体来和他争资源。
今天是偶像团体甄选三审的日子,艺术团的“台柱子”柳水心少不得去当评委。一想到原本就紧张的师资又被什么偶像团体分去一半,冈本在办公室里忍不住对着东方恪大发牢骚。
“嗯,我们元老院就柳水心这么一个歌舞全双又会表演的专业人才。”东方恪倒是不那么“义愤填膺”,听着巴赫的《法国组曲》翻阅着程栋给他的账本,来了毫无营养的一句话,感觉就好像是纯粹的敷衍。
“你少做一点账本会死啊!”冈本终于爆发了,“你好歹也是艺术总监啊!”
“嗯,是副总监。”东方恪继续他没营养的语气,放下了账本,“xs63另外,丰城轮上各种当年遗留下来的“残余物资”很多。**从企划院仓库里弄出不少当时从船上搜罗来跌破烂货:聂耳牌立式钢琴、破了皮的手风琴、三把没了琴弦的吉他、文娱室里一套坏了卡拉ok设备,还附有ld播放器;一台带电唱机、收音机、卡带机和cd机的山水音响,东芝录像机、索尼21吋彩电……最后还有两大箱子录音带、录像带、cd、ld和黑胶唱片。
“这些东西就是中国70-90年代的通俗文化史啊。”东方恪在整理的时候不由发出了感慨:里面最老的那部分磁带还不是正规发行的,而是某个不知名香港小厂制造的空白录音带翻录来得歌曲,发黄的标签纸上是已经褪了色的按照21世纪标准来说十分漂亮的钢笔字迹:“邓丽君”。
至于那些翻录的vhs录像带上,不少是标签纸上什么都不写,拿录像机一播里面全是模模糊糊的不知道猴年马月哪个国家拍摄的“黄带”。
这些录音带上的歌曲和电影没什么价值――绝大多数在企划院仓库里的硬盘里都找得到,因而在检查过之后就全部转交给it部门去充当数据储存装置。其他东西就正式移交给了文宣部,拨给实验艺术团使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