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德分的房子属于新开发的社区,此地距离元老院的禁区高山岭很近。因而只销售给伏波军军官和强力部门的归化民干部居住。
一个大院子里错落有致的建着几排筒子楼。黄安德所在的第一组团是专门给军官们盖得房子,目前就算是当到上尉也不一定能分到。非得有一定战功的才行。
他的房子就在这楼上的顶层。按他的想法,顶层视野开阔,皇帝老子也未必有他住的高。
黄德安穿着全新的制服,喜气洋洋的站在小区门口等着兄弟们的到来。先来得是朱四夫妻。朱四如今在警备营当兵,已经和月娥结了婚。算是少有的士兵中有老婆的人。
他现在只是个大头兵,住得是部队营房,郑月娥也只能住在她上班的工厂的宿舍里,两人过得是牛郎织女的生活,只能找机会出去开个军指定茶社的单间来敦伦一番,很不方便。
郑月娥如今已经恢复了昔日小辣椒的模样,不像在难民营里呆呆傻傻的样子了。她从济州岛被送到临高之后还是有些神志不清,最后被送到了总医院医务科长邓铂鋆主持的济村精神卫生所治疗了一个阶段,在邓科长的精心治疗之下终于获得了康复。
“黄大哥,你可够xs63王七索最近事务繁多,原不想去,然而他转念一想去也无妨:黄安德的这班兄弟们中现在有几个临高从军从警,和他们厮混一下绝无坏处。↗頂點小說,..
当下先赶回驻地洗了把脸,换了身干净制服,又到军人合作社里买了些酒,又到东门市买了些叉烧肉,便往博铺的新建住宅区而来了。
随着发动机行动的结束,一批批来自北方的移民陆陆续续来到了临高,极大的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原本在街道上充斥耳朵的多是广东、福建和客家话,现在来自山东、河北、江浙等地的口音大幅度增加了。
各式各样的方言的混杂,使得移民们不得不很快就开始适应普通话--元老院的统治下不说要出人头地,哪怕是做个工,做个小生意,只会一口方言也是不成的。因而硬着舌头的各种“新话”就纷纷出炉了,元老院也大力推广“说新话”,并且把新话的等级水平作为当干部、入学的一项标准。
人口的大量涌入使得本地的住房情况不可避免的紧张了起来。一批批的新到者出了检疫营之后,只能睡在各个工厂农场临时搭建的大型收容所内成排的竹棚子里,像极了巴西或者印度的贫民窟,只不过干净整齐的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