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将来要让他们当官,也没必要这么奢侈吧。”有人依然觉得元老院有点“过”了,喝了几杯酒又上了头,“大明的秀才也不过每月有几斗米,可以免二石粮,这些小兔崽子有秀才老爷学问大?打小这么锦衣玉食的供着,长大了成个废物也犹未可知。”
黄安德脸色都变了,芳草地什么情形他不清楚,可是那里的学生都是元老的心头肉他是知道的。刚才黄洋那番话已经大大的不妥当,再说出这种话来要是被元老知道了可是不妙。正要开口,黄洋却已经在摇头了:
“你懂个屁,他们学得都是澳洲人的学问,你以为是几个酸子死记硬背不能吃不用得文章?这火车,这枪炮,还有蒸汽快船……全是澳洲人的学问,可不是容易学得。我上次在学校里执勤,看十几个孩子照着书敲敲打打一个多月,楞是造出个自己会动的小机器来,加上水,添上煤就会能自个转动起来,舂米、磨面都行。连首长都说他们能干。”
王保儿把一边把菜端上桌一边嘟哝:“首长办的学校不教四书五经,读了也进不了学的。会造个机器有啥用?不过是个匠户头罢了。”
“进学、进学!读个xs63穷秀才也有块冷猪肉领呢。”
“那是,那是。我又没说不行。”黄洋赶忙说道。“再说了,芳草地的学生可不是啥穷秀才,都是元老手把手教出来的,天子门生!”
“那就是元老院的国子监喽。”有人略知大明的文章制度的,卖弄道。
“国子监的出来不过当个小官儿罢了。”黄熊当过朝廷武将,对官制了更多些,“芳草地应该算是翰林院吧――天子门生。”
“还是黄熊大哥知道的多,”黄洋恭维道,接着又故作神秘道,“再说了,你们知道谁和他们一块念书?”
“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