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一十五节放炮 (1 / 8)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执委会会议室里的气氛有点冷。执委会机构已经搬迁到了临高县城内的旧县衙所在地,借着搬迁的东风,多年来一直没敢安装的地能空调也安上了,执委会开会终于不用再在屋子里摆上大盆的冰块了。

        太阳伞专案已经落下了帷幕,主从犯全部伏法,文化祭虽然闹出了一点波折,推迟了几天,不过还是正常演出了。格子裙俱乐部的诸公也算是满意了。

        不过有很多元老不满意,有的是真得不满意,比如正在这里开会的钱水协;有得是假装不满意,都在元老院里摩拳擦掌。准备再掀波澜。

        执委们面前摊开的是“太阳伞专案”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报告,有一本大字典那么厚。文件盒里不但有调查委员会的结论报告,还有大量的背景材料:政治保卫局、国家警察和办公厅各自出具的此次事件的报告;证会的发言记录;当事人的口述;原始档案摘录;专业人士证词等等……

        小仓号遭遇袭击之后的当天,在钱水协的动议下,元老院常委会便通过决议,授权选择三位与事件无关联的元老组织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调查在办理太阳伞专案中有无存在渎职行为。

        这个委员会的主席是真理办公室的魏好古――他是抽签当上这个主席位置的。专家则是萨琳娜和江山。萨琳娜虽然在强力机构供职,却是不掌权的客卿,和部门内的元老勾连甚少,可以保证客观性,本身又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至于江山,情报局和政治保卫局原本就是各司其职,不会有太多的回护。又可以提供充分的资料分析。

        现在这份报告已经出炉了。报告就就太阳伞专案本身做了总结:

        政治保卫局的内部侦察网是各个部门里表现最好的,即使暴恐分子得到了资料做了相对充分的准备的情况下依旧被发现,林铭和司马求道虽然一开始没有被发现。但是对没有特别活动,只是收集公开情报的人员亦是很难监控的。

        但是在侦查方向上有着明显的失误。政治保卫局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林铭的身上,反而忽视了已经在例行检查中暴露出疑点的卓一凡一伙。

        在发觉敌人即将有所动作的时候,没有采取及时果断的抓捕行动。而在对可疑分子的监控和现场指挥上又有明显的漏洞。特别是在暴恐分子发动袭击的时候,现场抓捕环节出现了重大纰漏,造成强力部门出现重大人员伤亡。

        从逻辑和结果上来看雨伞案不急于抓捕的做法大致是正确的,但是在收网时机上选择失误。此外没有考虑到的一点是事实上没有足够的人员来为需要保护的元老足够的保护,从而使得部分元老陷入不必要的危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