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主要是不愿意离开大图书馆,不然以他的履历来说,海南岛的某个县去当个县太爷或者在行政机构里做个什么处长绰绰有余,组织处也几次找他谈话,但是他懒得去干:公务员在另一个时空他干够了;至于说当个百里侯,那些县就那么几千几万人口,住个小破屋子,叫秘书手摇发电机才能用上电,谁爱去谁去,反正他是不去的。这大图书馆的工作很惬意,出去干点杂务可以调剂心情,没人和他扯淡“业绩”、“台帐”、“考评”之类的事情。
在于鄂水最初的印象里卢炫是个典型的百无一用的官场老混子,后来他发现卢炫不但耐得烦,而且还霸得蛮,不管是上山下乡,还是挖土扛枪,卢炫不但不打回票,而且还属于那种埋头做事,从不说事、更不争事的优秀酱油众,一来二去卢炫扛过活的地方都有了不错的口碑。
而于鄂水是历史系研究生,穿越前的社会工作经验为零,加上他入伙早、资历老,在执委会里一直担任首席历史顾问,隐隐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穿越后在大图书馆里工作的人不是老的就是女的,在于鄂水看来99%都是废物,他不屑于在这些人身上投入太多的精力,最主要的每月一期的历史资料参考汇编这一业务工作他索性一个人包了大部分。但是大图书馆管得东西还很多:包括规模庞大的数据中心、洞窟里看起来永远也整理不完的电子书和实体书……光这些部门的日常运转和好几百号人的吃喝拉撒就是件麻烦事。
庶务自然就落到了卢炫身上。好在卢炫很会做事,公事上的请示汇报从不含糊,充分满足了于鄂水的领导欲,而其他杂事他都处理得妥妥帖帖,图书管里的老老少少也被他哄得团团转。几年下来于鄂水不但改变了对卢炫的印象而且还越来越倚重于他。
于鄂水回过神来发现卢炫还站着,连忙招呼卢炫落座。
卢炫坐定拿出笔记本和几份材料说道:“馆长,有两件事要跟您请示下。”
“说xs63座,他看了看办公室的情况。看到于鄂水桌上的茶杯已经见底了,从茶水柜上拿起开水瓶给茶杯续水。
“馆长,都快11点了。早上进来我看您就没起过身,还是要活动下的。久坐不利于身体健康啊。咱们这里的医疗水平也忒次了点……”卢炫一边续水一边说着话。于鄂水这才抬起头。
其实于鄂水不用看也知道是卢炫。在元老内部上下级之间的等级观念相对于原时空是很模糊的,尤其是在大图书馆这样一个政策研究机构。元老之间的相处则更加随意,能对于鄂水言必称“您”始终礼敬有加的元老就只有这个在他手下足足打了四年酱油的卢炫。这几年元老院在海南风起云涌一发不可收拾,大图书馆的元老换了一茬又一茬,一个个都混到行政岗位上去了,光县主任就出了好几个,人称“元老院县委书记培训班”。再不济的也到日渐膨胀的行政机构里去当个处长主任之类。到现在还坚持在大图书馆里打酱油的四十岁以下男性元老就只剩下了卢炫一个。
卢炫的人事档案里显示:穿越前他一个市级机关的公务员,法学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属于那种没有学位证的党校学历,因而遭受了本科生和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双重鄙视。因而卢炫同学没能加入法学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