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五节殖民计划的争议 (5 / 8)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我们的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老调重弹。现代农业有三**宝:种子、化肥、农药。种子我们有,但是育种规模还跟不上,良种播种率即使在直营土地上也达不到三成;化肥太少,现在靠种植绿肥和粪便垃圾发酵来代替氮肥,用鸟粪石和鱼粉来代替磷肥,不但肥效低,耗费劳力也多;农药上的问题最大:我们基本上不能产化学农药,只能靠所谓的土农药,土农药的主要原料是植物,要规模化生产就得规模化种植,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和人力,而且药效差,保存时间短,从成本上看是很不合算。而现代良种在优化的时候一般不考虑病虫害,所以对农药的需求特别大。希望化工口能够尽快在有机农药上有所突破。”

        展无涯想了想说:“化工业的确是我们的短板。要有突破还得在材料上。我们的加工技术是严重过剩,材料方面严重短板。刚才说到搞电炉的事情,如果能搞成,化工和电力的门基本上可以打开了。现在海南有锰、有个小钨矿里边还有点钼。计划是开了年就开采,但是我们还缺少太多的东西。主要是铬、镍,没有这个我们基本上没法上化工,不管是石化、还是煤化工全没指望的,合成氨,农药全没指望。”

        “铬和镍非常不好弄。倒不是提炼有难度,而是17世纪还没有哪个地方开采和提炼这两种金属:我们得从头到尾的自己做一条产业链。关键是国内这两种矿还不好找……”

        “兰度不是在菲律宾正负责这事么?”

        “菲律宾啊,光开采矿山的难度我就不寒而栗。”邬德皱眉,“热带原始丛林,矿石要在海边还好说,要在内陆,光活着找到矿脉就是奇迹了……”

        海南本身有镍矿和铬矿储量,昌化的石碌钴铜矿的镍矿石储量还算相当丰富。但是都有储量小品位低的问题,开采成本却不小,典型的鸡肋资源。

        “现在东南亚公司不应该满足于贸易,要多一些探险和开发的成分。”马甲提议道,“我们要推行混合所有制,东南亚公司本来就是混合所有制的。我觉得我们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些,吸收更多的民间海商资本和人力进入公司,授予更多的自主经营权,可以仿效欧洲人的一些做法,要支持鼓励冒险家走出去,不要想什么‘失控’,以我们的力量,一点小殖民势力能失控到哪里去?充分利用民间力量去为我们寻找和获取资源,不要干预太多。现在什么东西都要我们自己搞:有些是技术问题不得不这样,但是采矿这种事,完全可以交给民间资本去运作么。关键是在法律上要规范好。”

        “你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啊。”邬德笑道,“搞个探险法还是殖民法?对了,你们法学会折腾了这么几年,除了一个《治安条例》、《婚姻条例》和《民商法通则》之外一部正式的法律也没制定出来,搞得一遇到审判就扯什么‘澳洲行在判例’来掩饰,简直是自由心证嘛……”

        马甲脸色一红,辩道:“法律是很严肃的事情,xs63谷600斤。合糙米大约是450斤。按照每人每月平均需要30斤粮食计算,稻米这项可以养活62万人。考虑到这仅仅是我们的直接经营土地,还没有计算海南的农民和地主自营部分的收成。所以养活海南、台湾和济州岛的百姓是不成问题的。”

        “这个亩产估计是不是有点高?我记得农药和化肥可是从来没有充足过。国有农庄的耕地也不是都进行过水土改良的。”马千瞩表示担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