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思量着,问道:“你们这里有几个粮户?”
老杨说:“不多。就四五家吧。”
难民在安置的时候,凡是安置到南渡江两岸标准村的,都是按照一个劳力三十标准亩的标准分得荒地,天地会的机耕队帮着开好荒。有的难民人家劳动力多的。自然分得土地多。
虽说元老院并不打算培养抗风险能力极低的小自耕农阶层,但是临高政权的当时掌握的物质水平还不足以将难民们都转化为集约化农场的农业工人,只好采取这种给难民分地生产自救的办法。
现在看来这种办法是相当成功的,从统计数据和沿途的见闻来看,标准村的难民们大多>
<();>
大伙都被他几句话吸引了过去,郧素济顿了顿,拉长了调子道:
“得罪了书记没法活,得罪了队长干重活,得罪了会计用笔戳,得罪了保管耍秤砣,得罪了挖大粪的还三勺记两勺!”
话音刚落,大伙哈哈大笑。『≤,这些农民并不知道什么是“书记”、“队长”,却一样品得出内中滋味。郧素济知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这下,大家的距离拉得更近了,郧素济问起大伙生产的情况,粮食够不够吃。大伙争先恐后的说着话:
“粮食够吃,这里比我们老家种地好十倍都不止!”有人说,“地里一年四季能长东西,再不济的人家,就吃南瓜也吃饱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