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色如此,份量呢?”高举问道。
“每一枚合六钱七分六厘。”道,“枚枚如此,不差分毫。”
“这是澳洲钱,不足为奇。”有人笑道,“那半元钱和二十分钱呢?”
“这两种小银元,成色就差了许多,”小申掌柜道,“看色都是六成。”
在座的商人们微微起了骚动。这话一说,有几个参会的掌柜东家就耐不住了,互相咬起了耳朵,场面一时嘈杂了起来。显然,澳洲人预备行的三种银元,成色并不十分好。除了壹元币之外,另两种的成色比他们估计的都要低。单从外表看,三种银元的成色似乎是相差无几的。
朱老板哼了一声,道:“这澳洲人进城没几天,这聚敛之术倒是精纯!”
降低成色,这都是铸币上传统的聚敛之术。现在市面上泛滥成灾的各种崇祯通宝便是如此。更不用说各种私铸的小钱杂钱了。
“话也不能这么说。”粮食行的丁掌柜说道,“要说澳洲人要聚敛,何必铸什么银元,就把那流通券拿出来使便是――不收的杀头,岂不容易?”
丁掌柜的粮食行当因为受了澳洲人的取缔牙行的好处,说话免不了有偏向。不过这话却说得在理。澳洲人行银币,不管成色如何,总还是银的。要说成色差,他们每天收进来的各种散碎银子,成色更是五花八门,每天光看色秤量就要费很大的功夫。
高老爷在他们讨论成色的时候一直没说话,这时候又慢悠悠的问道:“老申!大伙拿给你的样钱,是不是成色、份量都一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