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七节走马观花 (2 / 8)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回去之后指示善后局,把人力物力优先放在修复城墙和城防设施上!”

        “是,首长。”赵丰田赶紧记上。

        从城墙上下来,解迩仁由何东篱引路,在城中巡视。这里的商业的确繁华,据何东篱说,仅仅城内就有十一个坊市。在府衙门之东,便是最繁华的两个坊市中的府东市。一路走过去只见街道上商铺林立,只是行人不多,但是店铺多已开门,各处路栅也在修复中。解迩仁看了看沿途的景象,城内虽有失火,但是损害不算太大――只是这房屋也太不安全了,他心里暗暗吐槽:大部分的民居店铺要么是木结构的,要么是竹篱墙涂黄泥的。若说有什么防火的措施,最好的也不过是镶嵌河蚌的蚌壳而已。除了衙署寺观和少数的大店铺大宅门外,几乎看不到砖石建筑。

        这熊文灿的火要是真给他放成了,那还不得一片火海!解迩仁暗暗乍舌。

        即使不走进店铺,光从招牌和陈列的商品货物来看,这里的商品经济有相当的规模,商品种类极多,而且各种行业云集。解迩仁记者出身,对一个地方的商业环境是有相当的观察力的。

        “想不到这梧州的商业市面竟有如此的繁华。”解迩仁见识过不少县城府城了,实话说除了元老院治下的临高和新近光复的广州和佛山镇之外,不论海南还是两广,没有哪一座城镇能与梧州媲美。

        看到这里,解迩仁原本有些黯淡的心理又活跃起来了――这地方大有可为啊!果然风险是伴随着机会的。只要自己能把这梧州城牢牢的守住了,再徐徐经营,不敢说未来的广东省老二,老三总是排的上号的。何况这里还是重要的对广西和内地的商业窗口呢。

        他抬头远眺,只见梧州城近处三江汇流,远处群山环拱,“依茶山,傍桂水,大江绕其前”,号称“岭南形胜之比”――这赞誉的确不算是吹嘘。

        “真真不愧是三江汇聚两省通衢!”解迩仁赞道。这锦绣的壮丽山河,如今是我们元老院的了!想到这里,他的胸中一阵激动。

        明代的梧州在经济上已经是两广地区重要的商业城市了。自古以来,梧州就是岭南地区的内河大港,区位优势明显。可以沿江上溯南宁、柳州、桂林,远涉大西南,下达珠江三角洲,直通广州、澳门。这使得梧州港兼具内河港和沿海港功能。秦代,灵渠开通,沟通长江、珠江水系,“北水南流,北舟逾岭”,开始确立了梧州港在岭南的重要地位。汉代,梧州港逐步发展成为粤桂水运枢纽。唐代开始,梧州港便有木帆船通往广东沿海。此后,广东大批商人溯江而上,到梧州进行xs63“听说自韩老爷攻破大藤峡,此地便通舟楫商旅了。”

        何东篱虽然对澳洲人不是一无所知,不过这个“海外蛮夷”只听了一句就能想到韩雍的事迹也算难能可贵了――这可是一百五十年前的事情了!就算是梧州本地,百姓且不论,就是普通的读书人,提起“韩雍”二字,也有许多人不知道,更不用说大藤峡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