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九节整训 (3 / 11)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这么一来,仅仅梧州市政府的财政要供养的人员开销每个月就是个庞大的数字了。还有好几千虽然不用养家却得吃饭的俘虏和难民。

        除了养人,还有各种修复的工程,每一桩都要钱粮。一开始解首长摊派下来的钱粮,便以飞快的速度消耗着――为此本局的局董也多次向解迩仁诉说,要求“削减开支”。

        没料想解迩仁却完全不以为意,反而把去关说的售后局坐办乔老爷说了一通。

        “……钱粮是花出去了,可是用的都是正道上。这钱粮出去了,百姓得了,又花销出来,不是活跃了市场吗?你们商人天天说:‘开门经商也无生意’,百姓有了钱,自然就有生意了,受益的还不是商人吗?”

        这套歪论,乔老爷实在是无言以对,不过“节约”二字显然是提不得了。

        既然解首长不肯“节流”,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开源”了。善后局最近没少为各种工程筹款的事扯皮打嘴仗。

        这几天,善后局里正商议着两座浮桥的重修工作。这两件事是解首长特别看重的,所以善后局里的诸公们也特别看重,每日都在局里议事,如何筹措修复的钱粮。

        技术上,修复浮桥没什么难度可言:铁链子虽说被打断,但是两端都还系在两岸的铁柱上,顺着铁链,劳工队已经把沉在江水中的铁链从江水里拉了出来,缺少的部分,城里有铁匠也有生铁,只要有钱,就可以开炉打造。重新接上就好了。

        让局委们和负责修桥的工匠们挠头的是没有船。桂江浮桥需要56艘船舟,苍龙浮桥是岭南最长的浮桥,需要142只船。而且这些船都必须是舟宽三米以上的较大船只,不能用小艇替代。

        原先两座浮桥上的船只,都在梧州战役中浮桥被毁的时候击毁或者失落了。事后陆陆续续的伏波军从江滩上回收了若干搁浅的船只。至于本地的水师官船和民船,要么在战前便已经逃走,要么在官军崩溃前被纵火,百不存一。伏波军和善后局的人竭力搜索,也只找到少量船只,结合船只尺寸吨位,能用也不到三十艘。连恢复桂江浮桥的船只都不够用。

        要造船当然是行的,本地船匠正愁没活干,可是造船不是雇人往城墙缺口填土,干一天也不用给几个钱,船匠不能白干活,低价也不成――不然一个月的活他可以干一年,下水之后三个月保证漏水。匠役又有行帮,彼此沆瀣一气,很不好对付。善后局的诸位局董一算开销,都暗暗皱眉:不再搞一次合理负担,这件事便办不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