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被土匪哨兵看到动向,李冬带着右支队先朝西快速跃进走了一百多米,进入一处丘陵,然后才向荔圩侧翼迂回。他的选择的路线十分小心,不走乡间小路,亦不走田埂,而是直接穿越水田,从一处丘陵“蛙跳”到另一处丘陵,或是借助鱼塘旁的桑树篱笆作为掩护,不断逼近村子。
右支队的快速迂回似乎没有引起敌人的主意,士兵们赤着脚,轻装从泥泞的水田里通过,遇到河流便直接泅渡,出其不意的迂回到了荔圩的西面。
荔圩西面的丘陵比想象中要“险要”些,有七八米高的“断崖”――实则也不过六十多度,抓住草木,徒手便可以爬上去。仰望丘陵上,除了各种果树便是桑树,郁郁葱葱,十分茂密。
xs63朱四盘算了下,这局面就算全中队压上去也未必能讨好。他当兵多年,知道打仗人多未必是好事――乱起来自相践踏反而死伤惨重。反正李冬提的这个方案也算不坏。当下表示同意。
双方商量好联络信号。集成中队还是按照坐船时候的编制,分为左右支队,朱四带左路支队正面强攻,李冬带右支队侧翼迂回。
李冬把右支队全体人员召集起来,简单说明了下这次的作战计划。
“因为我们要从水塘水田里迂回,不会游泳或者不能下水的人现在就说明,留下和左支队的人交换。”
当下有十几个人或是有伤或是不会游泳,人员左支队的人交换了。
李冬命令支队的全体人员除了南洋步枪射手之后,其他火器手都把火器留下,只带长矛和砍刀。随身的背包和其他装具全部留在原地,又把支队的全部手榴弹都收集起来,交给几个投弹成绩最好,胆子最大的士兵。每个投弹手还专门配一个手。
投弹手把手榴弹装在两头兜里,挂在脖子上,这样便于行动。
“大家把军靴都脱了!裤腿挽起来。”在李冬命令道,“有细皮嫩肉,不习惯光脚走路的没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