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零三节方略和判断 (2 / 10)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这次的作战,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朱鸣夏在参谋报告完作战计划之后发言,“特别是国民军的诸位,你们到达驻地之后,要尽全力配合我们的干部工作,不但要镇压土匪,还要聚拢民心。具体的工作,你们到达驻地之后听从当地的干部安排――要服从他们的领导!”

        就在朱鸣夏给军官们召开作战会议的时候,在肇庆的另一处建筑里,黄超刚刚从床上爬起来。他前几天才从海南到广州,一路上晕船的厉害,几乎是粒米未进,差不多是被人抬着进的广州市政府的招待所。没等好好的休息一番,第二天就上了去肇庆的船只。

        “八排瑶闹得再厉害,好歹也让我缓过劲……”黄超在上船前对来送他“履新”的文德嗣抱怨道。

        “你不是素来号称对明代的瑶民问题有研究么,当初你在陵水县当县主任的时候,‘抚黎’效果不错。现在局势很紧张。”文德嗣不说客套话,直截了当的说道,“连州的八排瑶闹得很厉害,这些问题光靠武力是不能彻底的解决的,还是要军政双管齐下。指派归化民县长去元老院不放心,我也不放心。”

        于是黄超就这么上船了――说起来这也是他“虚名所累”,怨不得人。

        黄超,D日前是某财经大学的金融系毕业生,毕业后在某乡镇当了几年公务员,后来不甘乡镇生活的无聊,报名参加了穿越,成为xs63事实证明,朱鸣夏等人还是太低估封建社会的道德下限了。熊文灿此时已经是死马当活马医,“纵兵为匪”的策略一出,各路“官匪”便纷纷出炉。不但在广东溃散的明军迅速化为土匪,原本已经投降,“暂守城池”的官兵也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各种土匪集团;退到广西的不少官兵也纷纷重返广东。

        最要命的是本地的一些“土豪”“乡贤”,原本抱着“谨守村寨”的思路,但是土匪的猖獗使得他们也迫不及待的加入到这场劫掠的狂欢中去了。特别是一些山区县份,原本就有土客矛盾,借着乱世,立刻便演变成一场互相驱逐、掠夺的大乱斗。

        局面纷乱如麻,但是许可根据各种情况判断,这场乱局固然眼花缭乱,但是这场大规模的骚乱并无一个主心骨,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个类似李自成、张献忠之类的首脑人物来汇聚这些力量。广西那边虽然是充分的“鼓励”,并且给予物质上的支援,但是并没有一个高级首脑人物回广东来“主持大局”的迹象。所以短期内这些匪伙无法凝聚起足够大的力量,除了祸害老百姓之外,对大局并无多少影响。

        但是这种匪乱长期化的话,到某个阶段大浪淘沙,必然会出现某个深孚众望,手腕出众的首领人物,到那时候,“匪伙”就会演变成“流寇”--晚明的李、张、曹集团,很多就是这么逐步升级起来的。

        正是基于对外情报局的这一判断,朱鸣夏请示席亚洲之后,提出了粤西治安整肃的作战方案。

        方案并不复杂,主要目的,是恢复连山周边的治安状态,将“瑶乱”控制在连州范围内,遏制住瑶民暴动扩大的趋势。同时,清剿沿路土匪,恢复各县的正常秩序,用大炮将归化民县长和国民军中队送入各县。重建秩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