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四百零二节欢送新人 (2 / 7)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珍姐你都知道碎了晦气,还这么端着看,赶紧收起来。”何晓月催促道。

        “好多年都没好好的看自个了,如今有了这面水晶镜,能不好好看看?”珍姐叹道,放下了镜子,“一晃眼都在这里待了十五年了!老了,老了。”

        当初入院的时候,还是妙龄少妇,如今韶华不在,人近中年。当初为了谋生,被迫来这里“守节”,一生中的大好时光都在在四方院子活棺材里度过。现在总算有了重新生活的机会,精神上的兴奋是不用说的了,对未来生活却又有着些许的疑惧。

        “哪里老了,我看你现在脸色红润多了呢。”何晓月打趣道,“也不知道哪个有福娶了你作老婆。”

        “到底是老了。哪里比得上你这样的年青女孩子——你才是有福气的人。”珍姐幽幽道,将镜子收了起来。何晓月知道自己说漏了嘴:虽说能嫁人,后半辈子有靠是件喜事,可是她们嫁得毕竟是残疾人。日后的生活只怕比普通夫妻艰难许多。最近这些日子,颇有些人想反悔的解除婚约的。为了保证“成果”不流失,收容所的女干部们全力以赴投入到劝解工作中去了——何晓月主要做得就是这项工作。她不敢多说这桩婚事,只道:“我哪里福气了:小小年纪轻轻就成了个望门寡,还被拐去差点卖给妓院,受了好大的罪才被元老院救出来。”

        珍姐知道她的xs63好事临近,清节院、济良所里也是喜气洋洋。这喜悦大概也会传染,不但要结婚的人高兴,没结婚的人也高兴,连带着这辈子大约不可能再有家庭残疾、孤寡的老人,也都带上了微笑。

        准备去临高结婚的单身妇女们正在收拾行李。说是行李,其实也就是几件衣服。还有就是被褥卧具之类。都用公派的绳子捆好,衣服和零星物件收在统一发放的藤编手提箱里。元老院还每个人发给竹水壶和马口铁饭盒,便于在途中吃饭。

        其实她们原本几乎都是身无长物的。进清节院的大多是孤苦妇女,除了几件替换衣物,有的连床褥被单都没有,全靠城里大户人家的太太小姐发善心——这还得先经过清节院管院人的一层盘剥。落到她们手里的,无不是最次最差的物件。

        广州市政府接手之后,其实也无太多余力去照顾她们,无非是少了一层盘剥,能让大家吃饱,不穿破烂衣服。后来又搞生产自救,大家赚了加工费,吃得亦好些,多少添置了些家当。虽然也不过是些零碎物件,对她们来说却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财产。

        这次相亲结婚,元老们不知道是出于愧疚还是“市恩”,每个出嫁的清节院的单身妇女都给了像样的“嫁妆”——毕竟对她们来说,未来的婚姻生活并不是那么好走的。在物质上适当的补偿些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份嫁妆,大致相当于归化民的一个月的平均工资的购物券。说来不多,不过在临高也可以买到不少东西了,算是给他们组织家庭的“开张费”。此外,还给每人一套新衣服——连衣裙外加一面玻璃镜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