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四节平靖阳山(一) (2 / 11)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王初一一进城,除了治安,首要任务便是征收“合理负担”。元老院除了给他一个班子,一个中队国民军之外,其他物质上的支持极少。不论是养活国民军还是赈济百姓,修理残破的县城,都亟须钱粮。

        这钱粮除了从战场缴获的一部分之外,大部分自然要落在本地的百姓头上。“合理负担”便是在正式的税赋制度没有建立之前的一种临时税,虽说很粗糙,但是征收简易,短期内能缓解财政困难。所以对“新区”的行政官员来说是必征的一种税赋。一般来说征收的阻力也不大,只要将本地缙绅大户召集起来“晓谕”一番。大致就能解决。

        但是在阳山,“合理负担”的征收模式居然失灵了。王初一派人出去“晓谕”,摊派“合理负担”,结果除了距离县城较近和主要交通线沿路的一些村寨勉强答应了之外,全县居然哟一半以上的村寨都借故推脱。理由五花八门,无非是前阶段闹了瑶乱,大家受损太大,没有钱粮可以缴纳云云。倒是永华等地的瑶民同意按时缴纳,只是他们强烈要求王初一的县政府:“管一管盐贩”。

        王初一新官上任,没有钱粮寸步难行,他急于要解决这个问题。

        彭寿安这个土地爷回来了,王初一立刻便来请教了。

        听到他介绍的目前情况,xs63这一下,小火轮和码头上顿时哭声一片,喊娘叫爹的,呼儿唤肉的,凄惨之极。闹得黄超看了也有些受不了,莫名其妙地就想起自己的老婆孩子来,对这老头儿多少也同情起来了。他安慰彭寿安道:“老彭,你莫要伤心了。等这边的事忙完了,我们一起去临高,你去看望你儿子,我也要好好陪陪我儿子,共叙天伦之乐。”

        彭寿安觉得心头一热,忽然间却发觉这澳洲首长变得平易近人起来,口中不由自主地说道:“只望这些事早日忙完,连阳等处能早日平靖,百姓安康。”

        经过这么一出之后,一干降人的态度多少都有转变——一家老小都给攥在澳洲人手里,真是想不好出力都不行了。

        彭寿安回了阳山,黄超给了他一封指示,要他配合阳山县长王初一工作。周良臣的“阳山县主任”的帽子就给了他戴,周良臣换了一顶连州县主任的帽子——别说他还挺高兴的,毕竟“州”比“县”要高那么半级。

        彭寿安连夜兼程回到阳山县算是正式上任了。王初一这边摩拳擦掌,正在准备“剿匪”。但是他对当地情况不明,只做些安排国民军士兵沿道路巡逻的基本工作。这几天国民军每天派出本地征发的丁壮、瑶民和国民军混合的巡逻队,沿着阳山县旧有的驿路和“急递铺”的道路对全县进行治安巡逻。一是宣示了新政权的存在,给百姓们鼓气,安定人心;也让一批摇摆不定的地方缙绅大户们靠拢组织的机会——这些人一旦作乱,能量极大。但是好在他们基本上还算是“良民”,最关心的是自家的安危。只要不给他们被人蛊惑的机会,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走上“造反”的道路的;其二便是初步摸清了当地的村寨情况。

        在巡逻中,他们把这一带的保甲制度初步建立起来了,肃清了残匪,又集中收容抓捕了一批乡村的“歹人”,县内的治安情况大致稳定下来了。虽然归化民干部们一致认为这种稳定可能只是一种暂时情况,但是对比收复阳山县之前状况还是安静了不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