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浩然心里一动,想起前不久大昌的朱福元来访的事情,看来,澳洲人是要想梧州大量卖出粮食!他故意道:
“这些钱在广东最多也就买三百多石粮食,若是算上运费,只有三百石,算什么大买卖。”
“我们店小本微,做不了大买卖。只算是个牵头主事的。”李文升话说得谦逊,言语里颇为骄傲,“米粮公会正在筹集这笔钱,大约要上万两银子……”
“这钱可真不少!”易浩然故作惊讶道,“可惜,如今梧州不比从前了……”
“你说得是,”李文升不知道他心怀鬼胎,也跟着感慨道,“过去上万的银子,米粮公会是一句话的事,就是咱们这样的小字号,随时随地都能拿出几千两银子来!如今倒好,一万两银子,全公会还得凑!xs63目前在高价的驱使下,虽然没有大宗的粮食从广西到来,但是来自周边农村的粮食却有少量的流入梧州。一些小粮贩冒险驾船沿着西江分支出去的各条水路,深入农村地区收购粮食。而澳洲人也鼓励梧州周边的地主把手里的余粮粜入梧州。商贩和地主在梧州出售粮食,无不获得重利。让蒋容先非常眼红。
然而他不是粮商――自古隔行如隔山。况且外面的形势,也不敢投身到这种要赌上身家性命的的买卖中去。
正烦恼间,忽然僮仆送来一个漆盒,禀告说姑太太带了许多“澳洲点心”回来,太太说请老爷也尝一尝。
“什么点心,我哪里吃得下。”蒋容先苦笑道,“且放着。”
僮仆退了出去。蒋容先枯坐半响,依旧无计可施。无计可施间他随后打开了漆盒,里面却是几块圆形酥饼,不但色泽各异,还散发着不同的香气。这澳洲人也真是考究,千里迢迢从广州还运这个来!
想到这里他心中一动:现在梧州城里唯一能搞来大宗粮食的,不就是澳洲人么!自家只要能和澳洲人搭上关系,当上了“皇商”,这财源不就滚滚而来?
若说要搭上关系,自家可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想到这里,蒋容先立刻来了精神,起身便往妹子的下处而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