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身体养好,别说跑步,就是上课估计都得打瞌睡。”林默天说,“他们和农民、和一般的城市平民还还不一样,过去多少有些家底,家里供着念书,没有受过劳作的锻炼,反而读书把身子给读废了……”
没有健康问题的干部培训生们则按照预定教学计划,首先进行军训,执行“军事化管理”,一来建立他们的服从意识和团队精神,二来充分的锻炼身体,保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供元老院驱使――元老院的公务员可没什么朝九晚五的工作制度,一周七天,一天12小时的工作是常有的事情。
公务员培训的教材,由各个口各自编纂,指导思想是以工作实务是为中心,不讲理论,重点传授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文书格式――传统的胥吏之所以能把持政务,就是因为他们熟悉办事流程和公文格式。元老院里公务员出身的元老们一致认为基层的公务员,关键是要会“照章办事”。至于决策管理这些,那是中高级级别干部才需要考虑的事情。
统一的教材也有,那就是基本文化课、常识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基本文化课,实际就是用简体字和白话文来取代这些旧读书人所习惯的行文写字习惯――元老院既然大力提倡这两者,自己的干部当然要身体力行。特别是明代的白话文和现代白话文还有很大的不同,也要重新进行教育。
常识课程自不必说,无非是些简单的自然科学道理和卫生常识之类,这也算是培训中的长期项目了。
思想政治教育就复杂多了,在元老院内部多有争议。特别是要向公务员们明确阐述元老院的“国体”、“由来”、“立国宗旨”等等,这套东西真理办公室经过多年修改,在元老院的争吵多次之后定下了基本文稿。
由于这涉及到国体,所以元老院上层对这套材料,特别是“大宋澳洲行在”的由来和历史等等的指示是xs63广州市行政管理学校就设在贡院内。贡院里除了考试的号棚,在“天开文运”牌楼北面的是贡院的“公堂区”,有至公堂、戒慎堂、聚奎堂为轴心有一大片建筑,可以利用起来。
为了方便出入,广州市行政管理学校的大门利用的原贡院的北门。因为袁舒知他们顺着指路牌绕了一个圈子才算是摸到门槛。
贡院的建筑物虽然占地面积不小,但是合用的并不多建筑物的历史都在百年以上,屋顶漏水,墙体发霉到处可见,不少建筑还有“危房”的嫌疑。按照元老院的标准,只能算是勉强凑合一下。
办培训这件事在举办警察培训学校的时候已经有了定例,所以这回也不麻烦,只是将广州警察学校的行政服务班子分了三分之一过来作为骨干,各种章程规矩抄过来略加改变就成。张允幂倒做了一个现成的掌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