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三百六十七节小团圆 (7 / 9)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吁……”

        “都闭嘴!说正事。铺子里变了大样,还加了好几种吃食,听说都是那个什么首长。阿卷你们那个女首长姓什么?”

        “张。”

        “对,据说都是那个张首长手把手教的。完了还自己试吃和董小姐合计改进。真是想不到,想不到。你说她图什么?”

        “图开心呗。首长们什么不知道?什么不会?还需要跟我们这般凡夫俗子计较?他们漏漏手指缝都够咱们吃一辈子了。子玉你还是关心一下阿毓扩大经营范围之后会不会把董小姐的铺子顶关门了吧。”

        “怎么会,怎么会。”张毓已经有些喝高了,连连摆手“说起来这事,我还真想听听咱弟兄们的看法。”

        张毓对于自家铺子最早的打算是借着澳洲人的风头把核桃酥做大,跟着老豆学好祖传手艺把家业打稳。谁知道随着洪首长提供的“温度计”、“试纸”等新鲜玩意儿,张毓发现只要用这些澳洲工具再比照着那些大食数字,就算不跟老豆学手艺也能把吃食做的毫不逊色,更甚至是不管做多少味道都可以算分毫不差,要知道就是老豆自己也会隔三差五失手一回的。再后来张毓在大世界的新铺子开张,生逢其时的接到了部分华南军军需订单。看着订单上几千上万的货量,张毓惊的下巴差点掉下来,这就算不吃不喝不休也完不成啊。幸好随着订单而来的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澳洲机器,和更厚的“澳洲秘法”书。在临高来得技师的指导下,半机械流水线上的单兵口粮如江河不绝一般,饶是自诩精通髡学的张毓也傻了眼。从那时起,张毓就成了“技术万能”的狂信徒。

        “我打算把老店新店加上住宅都押出去,向德隆贷款……”

        “阿毓你疯了?你家过上安稳日子才多久,冒这个风险!”对于他们这些城市小市民来说,“贷款”有莫大xs63是不合理的,以后肯定会按照不同行业确定税目施行不同税率。当时我就问过张首长如果一家铺子同时做很多买如阿毓家,现在除了吃食也开始做高档礼品了,还供应军粮,这种怎么算。她说分别核算就行。回头我一琢磨不行,就现在咱们这管账管事的能力,怎么可能分的开。后来我有次跟着王局长检查就问他,他说这有什么难得,分不开就从高征收……”

        “论及赚钱的门道,首长们的确是稳准狠。”

        “张首长还举了个澳洲的例子叫什么“凉饭事科体味”,我听着就好似这紫明楼,不过那里面卖的东西和其他享受分开的,因为售卖东西的税便宜。所以我才琢磨着阿毓家有些东西应该放给老店做,大世界的新店干脆只做新生意,这样一来不就清楚了。还有听闻在澳洲想少缴税不仅账务要清楚,核算的店也很重要,因为书上说澳洲各地官府经常会有补贴给当地缴税的店面吸引大家去做生意。你想在这广州,大世界可是元老院一砖一瓦盖起来的,以后能不给点?你若和城里老店是一家,怕就不符合标准了,首长们总不能让你拿着这边的钱去补贴城里的店面。总之分了没坏处,却很可能有好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