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这嘴巴有点碎,后来又说什么史家二公子仪表堂堂,待人温和,气质儒雅之类,也不知她是那只眼看到的。我在广州明明见过那个史二少爷,一身肥膘。很怀疑她是不是对仪表堂堂有什么误解。
下午去实地核查的时候局里又派了核定处的副处长跟着,三亚局算上局长统共也就二十来个人,很重视了,心情大好。
和曾卷合计了一下,先翻的总账。会计也是咱职业班出来的师兄,又是熟人,省去不少麻烦。账上粗看挺整齐,去年末有点盘亏无伤大雅。只是眼看着这么大的流水不能上税真是心疼。最近小半年的计提和完税都正常。就是曾卷这小子,冒冒失失问为什么去年年中有好几笔广州来的上十万的大额汇款转实收后就一直没动。差点让师兄看笑话,真是丢财税局的脸。
中午街道上忽然戒严了,各个路口都有警察站岗,国民军也出动了。如临大敌。回到办公室警戒也提升了。大家都不知道除了什么事。后来知道了矿上有一个班组的矿奴暴动,杀死了两个警卫,虽然当场就被镇压下去了,但是逃走了七八个人,据说在逃跑的路上还杀了几个百姓――这些人真惨,无缘无故就被人杀死了。
夜xs63从大区变特区了――直接矮了一头,归在海南大区下面了。真是瞎操心,在哪不是干活,大区特区的还能少发你工资不成。
要说这三亚还真是第一次来,小时候没听老人说过有这地方,大概又是首长们起的新城。都说首长们什么都喜欢大的,学校要大的,机器要大的,工厂要大的,连女人的屁股和胸也要大的,真是至理名言。就说港口前面的大灯塔,通体雪白,比博铺那个快要要高出一半了。还有栈桥也是,一溜排开五个,条条都赶得上博铺最宽的。码头上全是商船,上东洋下西洋的,港口商业区里全是各式各样的夷人,挤挤挨挨的,有很多“黄票”在做生意,居然有不少女夷人,黑的白的都有,长得都和鬼怪似的。听说首长们就喜欢这个,还专门买进夷人的婢女,真是搞不懂。
听老乡说,三亚在偏僻的地方有个专门的港口是供贩人的船停泊的,不过那里有围墙,外面还有铁丝网和壕沟,还有哨塔。平时别说进去,就是靠近都会被卫兵盘问。有时候还能听到开枪的声音。原觉得奇怪,贩运几个蛮夷女孩子用得着这么大阵仗么?后来同事说运来的不止有蛮夷女子,还有成百成千的南方土人――都是田独矿上去采矿的。老乡说那里的矿工活不过三年,所以每年都要来好几船的土人奴隶。
进了城更是不得了,这哪是路,上面并排跑七八辆马车也宽敞。害得跟曾卷横穿马路的时候还得一溜小跑才行。城里的房子也多,不说广州了,就是比之临高也要光鲜的多――至少临高没这么多的漂亮整齐的房子――特别是商业区里,沿街都是骑楼,走在下面不用晒,真是舒服。
好东西太多了,感觉比临高还多,各地和东洋西洋的土产,这里都有。到街上逛一圈,真是眼花缭乱,只恨自己挣钱太少。
就是这三亚财税局太寒惨了,还和那些部门挤在最早的公所里,公所门口挂着个牌子,要不是警察给指路,上哪找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