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三百八十八节两个关心归化民婚姻问题的元老(二) (2 / 11)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杜易斌没想到会遇到张允幂――其实他并不认识张允幂,只不过当初那件“悍妾”案之后张家父女的大名就传遍了全元老院,而张允幂到广州来任职也是上了政府公报的。

        穿越6年了,杜易斌虽然年近三十了,但是本质上还是当初的那个大学生,拜办公厅的生活秘书福利所赐和跟着他一起来的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在面对女元老的时候依然有着大学生的青涩感,乍然面对一位青春靓丽,活泼可爱的年青妹子,这具体的方案介绍也就变得支支吾吾起来。

        张允幂听完了他的方案,又翻了翻文件。皱起了眉头。

        “推行一夫一妻可是元老院的新生活运动的条文之一,我们怎么能带头违反呢?就算他们是伤残军人,也不能搞特殊化。再说女囚虽然犯了罪,也是女人,也有婚姻自主权的!你这提案把她们当东西一样配给谁,这个和元老院提倡的男女平等的精神有违背……”

        “嗯,这个,其实不要紧,不搞两个老婆了……嗯,女囚的事情不搞了,主要还是想找一些女人嫁给残疾归化民照顾他们的生活,建立家庭,传宗接代。所以我考虑能不能在清节院的节妇们中间……”

        “照顾他们的生活应该,可是为什么非要嫁给他们?!”张允幂想不通了,“残疾的归化民当然很可怜,也对元老院有功劳。可是这和感情是两码事好不好!婚姻自由婚姻自主,这不是我们天天在宣传的事情吗?现在搞这种组织安排,对女性非常不尊重啊。不能因为我们解放了广州,解放了那些可怜的节妇就以恩人自居,随便干涉别人的私生活。”

        张允幂年纪轻,又受过21世纪流行小说的影响,多少还有些“爱情至上”观念。对元老院的“包办婚姻”原本就很抵触。

        但是她这番话通篇都是大道理,怼得杜易斌没话说。但xs63广州有几十万人口,是17世纪中国南方最大的城市,适龄的女性肯定不少。王君盘算着,完全没必要把眼睛放在“女囚”或者“节妇”身上――那才有几个人。

        接下来他又犯愁了,广州的适龄单身女性的确不少,但是总不能靠自己一个个的牵线搭桥。若是说办个婚介所吧,本时空又没有这个先例,倒是有官媒婆发卖配亲――因为官媒发卖的多是罪行轻微的女犯,这种事也不常有。

        广州的平民婚姻状态,大致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礼有奢侈的有简陋的,但是流程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哪怕是疍户这样的水上人家也是如此。

        王君认真的考虑了婚介所在17世纪的广州开办的的可能性,觉得难度有些大。而且也不是他擅长的领域――他从来也不是什么工会积极分子,和企业里的“大妈红娘”关系也不好,没有这方面的相关知识。搜肠刮肚了半天也没想出该怎么办婚介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