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张毓的脸有些红了。自己年龄其实也不算小了。过去家里境遇不佳,一直寻不到合适的人家定亲--正所谓高不成低不就。也就是豆腐店家的女儿和自己眉来眼去--说起来倒是门当户对,偏偏豆腐店家的老板颇有几个钱,瞧不上自家。
如今自家发达了,豆腐店家的女儿自然又不能入他爹的法眼了。虽说女孩子一腔浓情,张毓却不敢自己做主--他爹可张罗着想和“上等人家”攀亲呢。
高举见他的表情,便知十有没有婚配,笑道“算了,算了,老弟颜面薄,不说也罢。”
张毓唯恐被他看扁了,赶紧道“实不相瞒,小弟过去家中寒微,谋生不易。家慈家严虽想为我定亲亦未成。广州光复之后又忙于公司的事务,这事便耽误下了。”
“原来如此。”高举这下心里愈发有了准,“张小哥正当盛年,终身大事不可耽误了。”
张毓不知道高举这话是什么意思,胡乱应了。俩人取了满盘的菜肴回到桌边落座。
众宾客原本都在狐疑,眼瞅着几个“澳洲通”走过去,端着盘子在长条桌盘挑挑拣拣,这会端着满盘热腾腾,香喷喷的食物回来。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自个去端食物,这不成了粥棚里施粥了吗?!
这澳洲人的规矩真是天下奇闻!然而再坐下去只有饿一顿的危险,脸皮稍厚些的便讪笑着起身,学着“澳洲通”的模样去选菜了。
菜肴之丰盛,大大超出宾客们的预料。虽然对大户们来说,不少菜肴失之于简单,但是无论烹制还是调味,都不逊于他们平日里家中厨子精心烹制的食物--特别是大量的新鲜海味烹制的菜肴,这是他们平日里也难以大快朵颐的。味道之醇鲜,远胜于一般的腌晒制品。至于那大量的油炸xs63元老院为了充分利用广州的财富,前不久专门派人来广州,准备召开“项目推广会”。高举等工商业联合会的“核心骨干”已经去面见了元老,看到了部分项目。
中古时代的商业大多是暴利,海贸尤其如此。但是海贸的不确定因素极大,纵然是高举这样的老洋商也不能保证年年都能赚钱。每年葡萄牙船只的抵达日期,对货物品种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全靠经验预测--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靠天吃饭”。盆满钵满的年份固然不少,血本无归的年份也有过。
为了避险,商人们一旦有钱,多采取购地收租的方式来积蓄财富。不仅高举是这样,就是曾经的南中国海上最大的海商势力郑芝龙家族亦是如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