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菩提古佛感慨道:“佛祖向来慈悲,哪怕魔佛让祂的做减求空险些功亏一篑,也没有直接将魔佛击杀,甚至封印之时,都留下了一线生机,让魔佛不会随着末劫的降临,永远沉睡真正的混沌。”
想到提前一步证得道果的灵山佛祖,菩提古佛眸光微微转动,想起了昔年一段往事。
当初对方能挣脱苦海,在外劫之上,就是因为本性仁慈,一生中从未杀生,对敌之时也是依靠高深佛法,感化自身的敌人,而非行金刚怒目之举。
正是本性仁慈,很好制衡,当时的一众大人物才会默许此事。
否则在同等的条件下,别的造化圆满不可能顺利的渡尽苦海。
感慨之后,祂继续道:“想来三、五百年,魔佛就能脱困了,到时候也是道友的机会了。”
换而言之,在魔佛脱困前,祂是不会放真佛化身前往纪元前,融合佛祖最后烙印的。
“苏孟当下正在游走,揣摩着我等的态度,如果他最终能登临彼岸,那么魔佛会再次受到削弱,再难成祸端。”
虽然如今的魔佛身处佛祖封印中,无法感应到具体程度,但是在菩提古佛的推测中,孟奇身成造化之后,魔佛差不多已经跌下晾果雏形的水准,如今也就和初登彼岸不久的林阳相差无几。
如果再次受到削弱,就意味着魔佛的境界会跌落到普通彼岸甚至是初登彼岸的水准。
真佛化身闻言问道:“不知古佛,对于苏师弟登临彼岸一事,抱着什么心态。”
“虽然帮助古佛完满缺失的三尸,是我当初亲口做出的承诺,但古佛想来也看到了,苏师弟虽与你有怨,但并非和金母那般不可化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