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一十一章 宛如天籁 (1 / 4)

作者:落梅河 最后更新:2025/5/12 21:36:54
        在这离家至少上千里地的景区,不管平日里过得得志还是憋屈,大家这会都挺嗨,放得都挺开,不管会不会跳,不少人都跟着穿着民族盛装的工作人员,围着篝火,扭了起来。

        这就是旅游的好处之一吧,逃出原有的巢窠,不管是暂时麻醉一下,还是短暂逃避一下,都是一个难得放松的机会。

        冯一平后来就没有这样的自觉,他一直想着要等有钱又有闲的时候,再好好去看看远方的世界,平时顶多就在城市周边转转。

        所以,直到他因为到现在还不太清楚的原因重生的时候,他就只在东南亚转了一圈,连国内的好多地方,特别是北方的这几省,他都没怎么踏足过。

        现在想起来,真是挺傻的,按他原来那样的想法,就是没有重生,估计他到终于见马克思的那一天,也不能好好的在国内国外转悠一次,赚钱这事,是没个头的,而时间,就像女孩子胸前的那条沟,只要有心,总是能挤出来的。

        这样的篝火晚会挺有意思,不像平常看到的晚会,大多数人是观众,都坐在台下看台上演员的演出,泾渭分明。

        这个不一样,没什么组织,也没有什么人轮番的表演不同类型的节目,其实就不存在什么观众和演员的区分,大家都在参与,既是观众,又是演员。

        如果真说有表演的,就只有三个。其中有两个人在奏乐,一个拉和冯一平背着的那把一样的马头琴,另一个拉着四胡。前面站着一个身材敦厚壮实的蒙古族大姐,非常传统的蒙古族大姐——真个是面如满月,在那轻松的用蒙古语唱歌。

        虽然听不懂唱的是啥,但是旋律优美,气息宽阔,感情深沉,又极具草原气息。很原生态。

        比那些学院派歌手,带着匠气的声音更具生活气息。更打动人——冯一平和张彦就挺喜欢这种风格的民族歌曲。

        就是在这样不明觉美的歌声中,大家跟着蒙古族的兄弟姐妹一起,照猫画虎的跳起来,跳得好与坏。暂且不论,论气氛,真比那些正规的晚会要好太多,大家都乐在其中。

        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呆的时间长了,在条条框框里局限的时间久了,就是想在这城里难得见到的灿烂星光下,恣意的挥洒一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