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中国并没有这样的加压舱。
涡扇八并不是AL-31,但是生产工艺,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来的。
毕竟,当年国内歼十最开始使用的发动机,就是从俄罗斯进口的AL-31,直到涡扇十完全研制成功之后才开始使用国产发动机。
“设计制造一个能够达到两个大气压强的加压舱,这个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真的能够解决这问题,西蒙洛夫会不提出来?他可是苏-27的总设计师,不可能不了解这情况……”齐海对于刘一九提出来的这种说法不是太过相信。
氩弧焊技术使用了这么长的时间,一直都是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问题。
“你们让西蒙洛夫插手了这事情吗?而且,他要的只是发动机,他是飞机设计师,不是发动机设计师!”刘一九并没有太过追究这些事情。
西蒙洛夫现在主要的时间精力已经完全投入到了新的大熊猫歼十战机的设计上面去。
而正在进行试飞的,则是仿制的F-14。
“AL-31发动机确实是这样进行生产的,尤其是焊接工艺,几乎所有的关键部件焊接,全部都是在加压舱里面,别的焊接手段,根本就没法比较质量……”当听到刘一九询问苏-27采用的焊接工艺的时候,西蒙洛夫毫不犹豫地把他知道的情况都给说了出来。
如果不是刘一九从一下飞机就跟自己在一起,齐海甚至会怀疑这两人是串通好了的。
“……加压舱分为工作区域以及气闸,焊接工人穿上跟外面连接通气管道的防护服穿过第一道门进入气闸,然后关闭舱门,向气闸注入氩气,等到气闸注满氩气达到压力平衡之后,焊接工人再进行焊接……”虽然西蒙洛夫并不了解“大气-24”的详细情况,刘一九却知道的清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