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两段《孙子兵法》的说法,辽东铁骑不仅是行军速度最快,也最熟悉辽东境内的地形,自然是应该作为先锋、负责探明敌情,关宁铁骑则是作为後军压阵,防止实力较弱的各路军队走散失控,至於辽东镇的各路援军、以及辽东境内的各路杂军,则是作为中军,受到先锋与後军的庇护。
但若是让关宁铁骑位於後军,就等於是让吴应熊控制了军需辎重,也就进一步化解了辽东镇想要限制关宁铁骑後勤补给的计划。
辽东镇众将自然是不愿意看到这般情况的出现,但吴应熊已经把兵圣孙子给搬了出来,他们一时间也寻不到反对理由。
於是,辽东镇众将不由是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赵俊臣,希望赵俊臣可以站出来为他们解围。
以赵俊臣的学识与急智,也确实有能力为他们解围。
但对於辽东镇众将的目光求助,赵俊臣则是直接无视,表情不变的选择旁观。
毕竟,刚才吴应熊引导局势b着赵俊臣前往锦州大营主持後勤之际,辽东镇众将就选择了无视旁观,所以赵俊臣这个时候自然是要“投桃报李”。
很显然,吴应熊主持这场会议之际,颇是使用了一些手段。
他先是b着赵俊臣前往锦州大营主持後勤之事,就是料定了辽东镇众将皆是自私自利之辈,绝对不会牺牲自己的利益为赵俊臣解围,於是就离间了赵俊臣与辽东镇众将的关系;随後又解除了缙绅豪族与各级文官的困境,为自己争取了更多支持者;最後当吴应熊把矛头指向辽东镇众将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任何人愿意出面为他们解围了。
赵俊臣当然是看出了吴应熊的伎俩,但他也乐得顺水推舟,趁机给辽东镇众将一个教训,让他们明白背弃自己必然会付出代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