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总督的花瓶
德国人确实很缺少翻译,因此在跟一个殖民地文员说了一刻钟话之后,杨潮就成功的被任命为一个翻译了。
德国人种族主义确实很严重,即便杨潮的德语说的很流畅,流畅到让文员惊奇的地步,并且展现了良好的学识,良好到能让文员敬佩的程度,但是还是被派往工地一线,负责跟那些最底层的苦力沟通。
杨潮的主要工作,就是跟负责德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之间的沟通,这并不困难,因为德国人的建筑并不复杂,德国人在青岛经营十几年期间,始终没有建太过华丽的高大建筑,青岛的风格是实用建筑外加良心的供水系统等公共设施,可谓实用主义的典范。
中国的工人也足够聪明,因此需要杨潮帮忙纠正的工作并不多,他有大把时间跟德国兵威廉在一起闲聊。
威廉是是一个普通的列兵,参军时间很短,虽然德国人施行义务兵役制,战时会进行总动员所有适龄青年都有参军的义务,但是和平时期当兵还是自愿为主,威廉就是自愿当兵,并且自愿来到中国的。
因为来中国的薪水很好,而他当兵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而他挣钱的目的,却是为了上学。
这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好青年。
威廉今年十九岁,去年当的兵,主动报名来中国。
他想尽快赚到一笔钱,然后去读大学。
他想学法律,因为他不想像父辈那样,一辈子窝在埃森煤矿中或者去工厂干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