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节 总督的花瓶 (2 / 5)

作者:狂人阿Q 最后更新:2017/7/19 1:18:15
        年轻人都喜欢说话,尤其是在无聊的异乡,又干着一分无聊透顶的巡逻任务的时候,所以短短几天时间,杨潮就把这个来自德国鲁尔区的年轻小伙子的背景知道的一清二楚了。

        同时还知道了很多其他的情况,比如这是1900年初,义和团运动风风火火,而义和团的起源地山东却日渐平息下来,因为一个让威廉很称赞的中国官员以强硬的姿态剿灭所致,这个强硬的官员叫做袁世凯,时任山东巡抚。

        得知这种情况,杨潮心中无限渴望起来,他很想去跟袁世凯认识一下,因为他知道,留在青岛没什么前途,想要改变时局,还得靠中国人,而且必须靠有权力,又有大局观,还有能力的中国人。

        袁世凯显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袁世凯的叔祖父是淮军将领,是跟着李鸿章起家的,最后做到了漕运总督。可以说袁世凯身上有着浓浓的淮军系统烙印,他本人也是从淮军系统中崛起的,因此他天然就被李鸿章等洋务派当做自己人。

        当袁世凯在天津编练新军的时候,正遇到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的权力之争中,他站在了慈禧太后一边出卖了光绪,因此袁世凯也得到了慈禧太后的信任,这才升任山东巡抚,成为封疆大吏的。

        一个人能得到洋务派和保守派的信任,这在清末是唯一一个,此前无论是曾国藩还是李鸿章,都让清政府既要拉拢,还要提防,都无法做到袁世凯这样的如鱼得水。

        很显然如果能得到这个人的支持,杨潮在山东想做一番事业,那简直易如反掌,甚至借着袁世凯的崛起,最后在全国做出大业,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最后能做到什么,杨潮自己现在都不清楚,但是他肯定不愿意看到中国像原本的历史一样,陷入军阀混战天下大乱的地步,第一次世界大战哪怕赶不上,那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毕竟这两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列国最后改变势力范围的机会了,之后在想要扩张领土或者势力范围,可就要冒着核战争的风险了,而核战争这种自我毁灭的战争,理论上不可能爆发了。

        只是杨潮刚刚来到这个社会,还没有完全融入社会,没有任何人脉资源,此时去找袁世凯别说人家不会重视自己,恐怕能不能见到他都两说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