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五节 中德经济一体化 (1 / 5)

作者:狂人阿Q 最后更新:2017/7/19 1:18:15
        何止是美国。

        英法等有实力的国家,都想在中国挖到同样的财富。

        英法联合跟袁世凯政府接触,希望在广东推广山东模式,英法愿意联合贷款三千万英镑,在广东进行工业化建设,贷款由广东所有税收进行担保。

        袁世凯哪里肯接受,哪里敢接受。

        广东也是一个纳税大省,税收用来担保进行投资建设,岂不是让他的财政部没有税收了,而且影响太大,杨潮能那么干,那是张之洞活着的时候,就订下的试点。

        现在袁世凯还没有当稳总统,他最缺的是钱,可不想这时候把财源失去,因此拒绝了,但是却引起了广东的新兴资本家的反感,山东通过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依然成为了一种现象,不敢说全国都模仿吧,但是很多资本家还是看到了山东除了洋人在挣钱,很多本地的工业也在大量挣钱。

        最重要的是,山东的政府机构更高效,贪污**几乎根绝了。

        所以袁世凯的拒绝让他在广东失去了相当一部分民心,但是英法却也不是很着急。

        英法之所以跟袁世凯接触,那是看到了德国因为向中国大量投资,经济高速发展,财政收入都快有法国的两倍了,这让英法都大感紧张,而且随着德国经济的发展,他们加强了军事扩张,海军拨款10亿马克用来造船,明确表示绝对不能让英国的双倍计划实现,认定英国海军是德国的双倍,是对德国的一种侮辱。

        德国的军事扩张让英法自然感到紧张,开始审视德国经济学家瓦尔德提出的跷跷板理论,也想在东方进行试点,给英法经济在东方找一个可以平衡经济问题的沉重砝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