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一十四节 造船业跃进 (2 / 4)

作者:狂人阿Q 最后更新:2017/7/19 1:18:15
        三菱他们在上海收购了一家英国修理厂,稍微改造,增添了一些设备。一个月内就可以开工生产千吨级海轮。

        川崎则想的更多,虽然烟台没有可供选择的现成厂房,但是烟台这里有美国钢铁厂,东北又是中国的钢铁基地,从东北到烟台距离最近,拥有原材料的优势,烟台也不像东北会有冰冻期,作为最靠北的不冻港,没有任何劣势。

        而且这里的工业基础雄厚,川崎不但选择跟杨潮合作。出卖了造船厂四成的股份,而且跟福建会馆造船厂合作,借给福建会馆造船厂大量的高级技术人员为代价,暂时租借了福建会馆造船厂两个船台进行生产。

        双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又有足够的能力,很快就把日本的造船业搬空,不但搬走了可用的机器,人才更是争抢的对象,不但他们自己培养的技术力量,日本国营兵工厂的技术人员。甚至三井等其他财阀,还有内田信也那些暴发户的技术人员他们都敢抢。

        虽然三井那些财阀看不过眼,暗骂川崎和三菱卖国,可他们的声音还不敢发到报纸上,他们自己家的报纸都不行,日本政府现在不敢发出任何对中国不利的声音,否则被认为是**你那就是大事。

        不但不**,还在国内大造舆论中日亲善,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了山县有朋身上,在杨潮的要求下,他们也开始更改学生教材,开始积极的反思历史。

        中日战争的起因,没有任何争议,都是山县有朋的扩张主义引起的,但是在日本人的宣传中,只是告诉日本国民,要不是山县有朋背信弃义,跟中国一起瓜分俄国远东领土,而不是太黑心把中国应该分到的黑龙江流域也都霸占,日本就不会有这场战争。

        所以一切都怪山县有朋,都怪野蛮的陆军,都怪没有远见的军阀政府。

        至于现在的政府,裕仁皇太子继位后的政府,则被宣传为受尽屈辱,不得不替山县有朋政府背黑锅的受害者,他们不得不在一片废墟中重建日本,号召日本人同心协力共度时艰。

        一边要重建,一边还要大肆拆卸一座座兵工厂的重型设备,除了生产步枪的机器之外,所有大型设备都要拆卸,要么卖给中国,要么当废铁回炉,当然回炉也得拿到中国去回炉,因为日本的钢铁厂也被摧毁了。

        其实日本政府营造这种氛围是最明智的,既然已经签订了条约,那就老老实实的认输,在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一方面,中国人永远赶不上日本,所以中国人绝不会老老实实的认输,不付出血的代价,他们是不会向任何征服者屈服的,无论是来自北方的草原势力,还是来自海上的强盗大军,必须把中国人打痛了,打狠了,甚至打残了,他们才会低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