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常规兵力就有300万人,战争中又做了有限的动员,因此保持300万人并不困难,最困难的是运输,在运力极度紧张之下,苏俄还在调动兵力进入西伯利亚,显然他们的伤亡情况或许比预计的更严重。
“部署呢?”
“除了在前线部署了200万人左右,在车里雅宾斯克、库尔干到鄂木斯克沿线都分批驻扎着近百万大军。”
杨潮点点头,300万人是极限了。从车里雅宾斯克到鄂木斯克段铁路线一直都是单线,这条线撑死了也就运这么多人。
还要保证基本的装备消耗,即便苏军比当年沙皇还不把自己的士兵当人,跟牲口一样塞进各种火车皮中。那也不可能在增加多少了。
至于前线,200万人已经相当冒险了,苏俄沿着车里雅宾斯克、库尔干、鄂木斯克这些铁路枢纽部署重兵,原因还不是担心在北边秋明驻扎的30万中国国防军干涉吗。
30万中国驻军是矛,苏俄防御部队是盾。矛只需要单点突破,盾却需要全面防御,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军队,以100万人防御30万人可能的进攻,已经是冒险了,他们之后只可能加强,而不敢降低这里的兵力。
“这次总攻中双方的损失呢?”
杨潮最后问道。
张念道:“苏俄自己公布的是,他们损失了15万兵力,消灭了高尔察克匪军50万,俘虏80万。高尔察克那边还没有消息。”
杨潮笑了笑:“高尔察克失败是确定无疑的事情。很显然图哈切夫斯基的战术不可能有宣扬的那么成功。消灭50万,俘虏30万,恐怕都有水分,消灭、俘虏40万或许还可能,也就是说高尔察克集团突围出了10万大军。其中能有建制的逃回伊尔库茨克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如果突围方向错误,在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中,恐怕前途堪忧。如果能有一半人逃到伊市,就算成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