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了欧阳修以及后来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
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
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
赵祯向图格鲁克强调,科举的改革必定会遭到保守派的反对,这些人已习惯了原本的利益分配制度,已经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要想改革,那就必须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图格鲁克有些惊讶,但随即也明白了赵祯的意思,即便是已经有科举制度的宋帝国,在改革科举的时候也是破费周章,何况是完全没有科举制度的塞尔柱?
同时赵祯也向图格鲁克阐述了科举的弊端。
大宋取消了吏部铨试。但是从宋太祖开始殿试举人,给士子们在省试上增加了一道难关。不少人省试通过了,殿试却遭黜落。
“本朝自祖宗以来,进士过省赴殿试,尚有被黜者。远方寒士,殿试下第,贫不能归,多有赴水死者。”
赵祯的话让图格鲁克心惊,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宋帝国的读书人因为被罢黜之后居然会去寻死,这难道就是学者思想上的忠贞,也太过可怕了些。
其实原本宋代科举是为有钱人家所包揽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