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与祖宗之法 (3 / 3)

作者:我欲乘风归 最后更新:2021/8/19 21:18:01
        赵祯心真是有些无奈了,这说法真的让人怀疑他们是站在官一边的,给你官放权还不好?非要在叠床架屋的制度下挣扎才舒F?

        这波忠心表的让赵祯“ao骨悚然”可见有时候为了保有现在的权利,人会固步自封到什么程度。甚至放弃了美好的未来,放弃了更为高效的制度,放弃了进步…………

        但很显然,老臣的观点非常有卖点,让一些保守的人无话可说,相对于改革和高效,安稳却是极为重要的……

        赵祯是皇帝,是大宋的官家,可惜有些时候他做事也要得到整个朝堂的支持,最少是两府相公的支持,他完全能把包拯外放,把不支持的人都外放出去,可如此一来,便会有更多的官员抗议,更多的官员上疏,矛盾就会愈演愈烈。

        “蛋糕”可不是谁都能动的,赵祯为何能轻易的改枢密院为参谋院?原因很简单,大宋的军权本就是握在帝王,只需一句话,武将的任免便能决定,并且得到臣的大力支持。

        可到了官自己的身上,问题就严重了,官是本就掌握实权的!自从大宋开国以来不断的对官的权利进行加强,也不断的打造一个开明的朝堂,于是官甚至可以做出拒接圣旨,从而B迫皇帝的旨也无人敢接。

        大宋两次轰轰烈烈的改革为何失败?

        叠床架屋虽然限制了官的权利,虽然让官没了作乱的可能,但并没有限制官的权利总量,该有的他们依旧保有,只不过分散了而已,当他们的集T利益受到威胁时,这G看不见的权利便会发挥作用……

        赵祯清楚这一点,所谓的相权其实就是整个官T系的权利,即便是范仲淹站在了自己这一边也依然如此,他并不能直接代表所有的官。

        当然,范仲淹,欧Y修等人的心思赵祯是知道的,他们支持改革就是在支持自己,大宋的官制改革后便会与一个相对完整的相权T系。

        明知对自己有利,为何要去避免?赵祯这是在拉着两府一起进行改革…………虽然枢密院早已成为赵祯的掌之物。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千篇小说;http://pck.xbbqqgg.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