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听了之后才算是大彻大悟,所谓格物非一道之格物,乃世间万物之格物,分门别类,各研其道,再互相作为,此乃上上之策也!”
他的话让一旁的才和曾公亮震惊,显然他的话和刚刚官家所言如出一辙,更为重要的是那人早已告诉了赵小五,先见之明可谓惊人!
但他们望向赵祯的时候,却见赵祯眼神发亮:“是何人对你所说?朕想见见他!”
赵小五笑道:“官家,此人就在您的朝堂之,但声名不显,臣以为这便是埋没人才,他的想法和看法颇为新奇,但却不失为妥善之法也,官家当重用之,此人乃乾宇元年之登科进士王韶,进士及第后任职兵部司理参军,但今年制科落榜,半月前离开神都前往北京路游历。”
王韶?
赵祯对此人影响并非特别深,但有一事却是让他记在心,也对王韶此人颇为好奇。
那就是他针对契丹的平戎策,内容很新颖,完全不同于兵部其他官员的上疏。
“王韶的平戎策朕看过了,但其年轻气盛又锋芒毕露,朕便打算让其在兵部历练,但没想到他却自行北上了,你可知他此去何意?”
朝官员离职并非是什么新鲜事,大宋的朝臣就是这样,尤其是臣,只要觉得自己需要游历的时候,往往不需要上疏皇帝,只要对上司行,得到批准之后便可离开,但官品却会保留下来。
要知道能放弃朝权利,为了扩充学识而历练的人并不多,这样的人要么是真的有远大抱负,要么沽名钓誉,一般后者b较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