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千二百九十章出宫的赵官家 (4 / 8)

作者:我欲乘风归 最后更新:2021/8/19 21:18:01
        这些制度也是在保证士大夫阶层的权利和名望,百姓们没有意见,士大夫们自然也不会有意见。

        马车虽然宽大,但装饰并没有多么豪华,只是减震用的钢条被加了不少,车厢前沿上挂着的一对灯笼上,写着大大“才”字,凡是生活在神都城的百姓都知道,这表示着里面坐的是跟随官家多年的三才大官。

        便是当今太子也要客气的唤一声“大官”或是“都都知”。

        三才在神都城乃至整个大宋都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德高望重”,虽为潜龙邸的旧人,但却从未有过嚣张跋扈的举动,更未有仗着皇帝近臣的身份作恶的事情。

        相反他在神都城中极为低调,这么多年下来如同寻常的内侍一般,从不替人说情,说请,也不给自己的宗族以特殊照顾。

        即便是挑剔的包拯,中直的范仲淹都夸赞他是“私德昭彰,慎持国器,无逾越之事,无托请之情,古来内臣之独一人也!”

        在大宋,一个内侍能得到外臣的这般评价,便是顶顶天的事情,便是赵祯都感叹三才的为人处事。

        在皇帝面前他是忠仆,在皇g0ng外面他是一个低调的人,在家中他也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

        谁也不会想到,三才这个宦官在东城的府宅之中养育了一大家人。

        他有自己的婆娘不说,还有领养的孩子,那nV子居然是真的被三才的为人为和态度所打动的,并非是一个不良人无奈之下的选择。

        至于那些孩子,赵祯自认为这些孩子受到的教育一点也不b那些官宦之家的子弟要差,甚至在思想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