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文钱?!”罗和英有些难以置信。虽然笃定这钱币的材质既非银也非铜,但是如此精巧的铸工已经是价值不菲。居然只是最小的一文钱?!
李广元道:“剪开看过色没有?”
“的确是一文钱。”伙计道,“掌柜的把夹剪剪,剪不开。又锉了一下,外面银闪闪的这层是包上去――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里面是铁芯。”
“铁钱!”罗和英嗤之以鼻,“自古哪有朝廷发行铁钱的!”
这话不假,从秦始皇铸造半两开始,中国的铸造货币始终的铜钱。只不过是随着王朝的盛衰,铜的成分有多有少,尺寸份量有大有小而已。除了唐朝的藩镇和一些地方政权之外,从来没有正式铸造铁钱的。
看到髡贼开始铸造铁钱,罗和英有些兴奋,在他看来这是髡贼“府库贵乏”,开始走向穷途末路的迹象
但是李广元却知道这没什么意义,因为澳洲人现在所有的面额都有纸币,且在两广畅行无阻,商旅百姓都认。用什么材质铸币其实无伤大雅。
李广元和罗和英不知道,他们拿在手里的“壹文”是香港造币厂制造的第一批小面额硬币辅币。刚刚从广州的中储银行送到东莞,开始流通。这硬币还是簇新簇新的。
制造辅币硬币并非突发奇想,而是不得不为了改善货币流通做得改良。
纸币固然印刷、使用和运储都很方便,但是实际运用的结果是财政和金融口的元老都颇有烦言。的确目前基本上各级货币都发行了对应的纸币,而且流通也尚属正常。但是其中曝露的弊病却是与日俱增。
元币,半元是问题最小的,因为这些纸币基本只在广州和海南通行。外地的人平时很少用这么大面额的钱,又没信心拿它囤积储蓄,把身家性命放在一张纸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