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七节佛山之行(三) (2 / 14)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刘三心想原来还有这种说法,杨世祥接着道:“祁州药市上,各路药商云集,南北药材,无不齐备,真是蔚为壮观,”他感叹着摇着头,“光市面上帮忙拉纤的‘牙人’,就有上千!药商有十三帮,光一个京师帮,来药市交易的就有字号三百多家。”

        “京师帮是什么?”

        杨世祥解释说:因为各地来交易的客商多,为了调解各地客商的纠纷和其他对外事宜,各地药商按照地域组合成各帮。帮数常有变化,常年存在的,有所谓“十三帮”。各有不同的经营项目。比如山东帮专卖全蝎、阿胶、瓜萎和丹皮;山西帮专卖羚羊角、枸杞、西贝母、款冬花、小茴香等等。要买什么货色,直接找各帮药商,基本上一拿一准。十分方便,

        刘三被他说得心痒难挠,这等壮观的地方,里面又有多少自己只听说过没见过的药材?这简直就是学中药的人的圣地了。只是眼下皇太极就要来扫荡,河北一时半会去不得,只好按奈住自己的急迫心情。

        “早先家父刚到临高开店的时候,也去过几次药市,后来就不去了。整个琼州府,也没有哪家店能去药市――”说着他又叹了口气,感觉十分的落寂。

        黄天宇见气氛不好,转而聊起了到佛山能淘到什么好货的话题。他的公开身份是行商,准备到佛山贩运些货物。

        “佛山号称天下四大名镇,好东西不少,”杨世祥道,“最有名的无外乎:陶瓷、响云纱、铜器。”

        陶瓷和丝绸业黄天宇是知道的,铜器却是第一次听说,细加打听,原来佛山还是个以铸造出名的地方,铜器铸造非常发达,两广福建,远至南直隶,铜佛像、铜香炉之类的东西大多是在这里铸造的。而且这里还大量铸造铜铁大炮。

        铸造业发达,铸造工人也不会少。黄天宇决定这次除了要搞到一些陶瓷工人之外,铸造工人也得弄一批――工能委正缺这样的土著技工。

        杨世祥说,其实除了这些。佛山的中药行业也很发达,知名的大药材铺就有七八家,也制售不少中成药xs63伙计引着他们穿过中间的过厅。只见大院子里是三排两层的长楼,楼与楼之间设有通道,风雨无阻。一间间的房间按楼层排列,整整齐齐。这种新奇的结构让杨世祥啧啧称奇,对刘三和黄天宇来说却并不新鲜――想来这图纸多半是建筑公司的某人设计的。

        所谓的天字号房,也就是上房,专门设在最后的一栋楼里。全部是套房,不但有卧室,还附带供佣人休息的下房。窗户很大,照明充分。卧室里的家具铺陈以本时空的标准来说堪称舒适卫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