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七节佛山之行(三) (3 / 14)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高弟和同来的陈同,放下行李就忙着铺设铺盖――本时空的客栈是不提供卧具的,一律客人自备。伙计忙前忙后,送来洗脸热水,又沏了茶来。一面就跟他们搭话,问问来踪去迹。刘三也敷衍一番,等几个人洗完脸喝茶休息的时候,又拿来烛台和蜡烛,问他晚饭怎么吃?

        “晚饭由店里安排就是,”刘三拿出一小块银子,总在二钱上下,“酒菜都在内了。”

        “是。小的这就去安排!”

        “不忙,先取几个下酒的碟子,几壶黄酒到屋子里来。这附近可有澡堂?”

        “有,有,本店就附设澡堂,人少,水干净。你老带着钥匙牌去就是,不另收钱。”

        刘三一行人坐了好几天船,风尘仆仆。身心俱疲。听说客栈附设澡堂,便一起去洗澡。洗完澡回来,时候尚早。刘三知道高弟是广州人,便放他二人假,让去城里逛逛。

        三个人心情颇为悠闲,叫伙计要了八个碟子小菜,一壶黄酒,慢慢喝着。聊些药业上的事情,说到药市的事情,杨世祥少年时候和父亲去过一次祁州药市,便把其中的所见所闻说了出来。

        祁州药市,也就是本时空的河北安国县,本身地方偏僻,交通不便,更不是药材的生产基地,但是全国的各处药商,都以此地作为药材的交易中心。自宋代以来就有药市的雏形,及至明万历年间已经形成长江以北最大的药材集散地,到清代发展的极盛。相沿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这不可谓不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说奇怪也不奇怪,”杨世祥道,“祁州乃是‘药王’的诞生地,大伙都说药王的故乡,特别灵验。药材不到祁州,没有药味;药材无味或者味薄的,一到祁州,即行浓厚。”

        刘三心想原来还有这种说法,杨世祥接着道:“祁州药市上,各路药商云集,南北药材,无不齐备,真是蔚为壮观,”他感叹着摇着头,“光市面上帮忙拉纤的‘牙人’,就有上千!药商有十三帮,光一个京师帮,来药市交易的就有字号三百多家。”

        “京师帮是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