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五拉澳片 (9 / 11)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起开发了一台可以批量磨制简单光学镜头的设备。

        殖民和贸易部开发这套东西当然不是为了娱乐大明百姓,也不是为了增收――尽管从紫诚记获得“特许经营”的小贩们都说这行当收益不坏,但是每年几百两的“加盟费”和租用“澳片”的收入在整个临高经济体系里只能算是九牛一máo。

        重要的一点是为了宣传,特别是传播“澳洲式生活方式”。为即将开张的商业中心造势。同时,吸引大明的百姓移民到海南岛去。

        广州是整个广东的财富人口的汇聚地,只要在这里树立起了临高是“一盏明灯”、“一方乐土”的观念,不仅能够吸引到那些挣扎着谋生,希望追求求新生活的穷人,还能吸引一部分有钱人。

        第二次反围剿之前,企划院在执委会的一次国民经济工作扩大会议上就提到过经济总量和规模过小的问题。而制约这一切的就是人口。

        工业需要大量的人口――特别是元老院的工业体系相当低水平的阶段,不得不依靠人海战术来扩大产能。因而搜集人力就成了重中之重。

        不惜投入元老院的几乎全部力量搞发动机计划,最终的目的也是大量获取人口。

        “拉澳片”的宣传活动,尽管对整个劳动力收容计划来说作用微乎其微,但是长远看来还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的。

        “快来看啊,最新的澳片――澳洲工人搬入新住房、大铁厂化铁水、农庄亩产千斤的稻子……”

        小贩又换了一部分片子:这部分就是**luo的宣扬“新生活”的片子了。因为内容新奇,也吸引了很多人观看。毕竟澳洲人已经在广东是“如雷贯耳”了,很多人都想多了解些他们的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