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诺的眼皮又是一跳,近两年制造总监部和企划院已经多次发文给各个部门,特别要求工业口、科技口、军工口各技术研发小组谨慎使用大跃进甚至是解放前的“土法、简法”。注意标准化问题,淘汰过于落后技术。尤其是指出使用此类土法必须先做小批量试验,不可盲目上规模投产。
不过对他这个百分之百的外行,还是这类小册子更容易理解和试验。
“算了,因陋就简就因陋就简,咱临高这些东西,哪样不是从山寨土法上马开始的,凭什么我们的项目从开始就要一切向旧时空标准看齐?”冯诺心想。
“漆包线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拔丝、涂漆、烘烤和收线几个工序,将专门的漆包线涂料涂到清洁的裸铜线上,经300-400摄氏度的高温烘烤后,使涂料聚合紧密地包在线上,再冷却成为漆包线。这是个连续生产过程,一整条漆包线在生产过程中是各部分逐次历经各工序,并不停顿。”
这书似乎还算靠谱,写得蛮清楚,也老老实实讲咨询了谁,参考了哪几个厂子的工艺,书中一张表格还记载了各线径下的漆层数、漆层厚度以及常温电阻率,都是从前苏联的工业资料中摘抄的。
根据这简易法子的记载,熬制绝缘漆的设备极其简陋基本是一个灶台一口锅,当然这锅是专门制造的,锅盖附有烟道,另配有温度计、搅拌棒和格氏管,搅拌棒可从锅盖上的一个小门伸进去。格氏管则用于测量涂料粘度,线径越细,涂料的粘度应越低。
他看了下小册子上罗列的设备和工具,似乎没什么临高不能制造的东西。
绝缘漆的配方是酚醛树脂17、生桐油43、氧化铅035、钴干燥剂01、灯用煤油40。看到这里,冯诺松了口气,这些原材料临高都能自产。酚醛树脂他不知有没有,但以前中学化学课,合成酚醛树脂是最简单的有机实验了。至于原料苯酚和xs63冯诺虽然对机械厂最终仅拨来一名刚从职校毕业入厂的新工人不太满意,但有总比没有强。要实际试制继电器,琐碎活比之前坐而论道的“设计”多太多,而且这些事倒也用不上熟练技工,有个打下手的能把自己的精力解放出来不少。他心里盘算着进度安排,没有发觉面前的少年偶尔会瞟向他办公室的方向。
冯诺这两天废寝忘食地钻研法拉第给的几份漆包线制造资料。大致来说法拉第那边也试制过漆包线,走得路线颇为复杂,即有改性桐油的,也有改性生漆的,不管用哪种,漆膜的耐磨性都很差,必须有棉纱缠绕加固。算是勉强可以用在电机上――缺点嘛,自然就是影响使用寿命。
“这么看来也不算太难嘛。”冯诺看了资料,觉得自己还是有把握搞一搞的。
电力口还很慷慨的分了一部分据说质量很好的硅钢片给他,这算是一脚踩进了继电器制造的坑了。听说他有志于这项事业,电力口和对电子感兴趣的元老们都来信来电登门献计献策,一时间冯诺的住处和办公室居然门庭若市,他的动力也增大了些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