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三百九十六节相亲会(一) (2 / 11)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挑选男方的时候,王君和杜易斌也费了一番心思。娶妻难是归化民职工中的老大难问题。这不仅是因为悬殊的男女比例也归咎于女性的经济地位提升。大批女归化民有了自己的收入之后,婚姻就变得不是那么迫切,她们对择偶的要求也就不同了。

        如此一来,临高婚姻市场上,那些较为弱势的男性归化民职工就变得择偶困难了。一来他们原本年龄就偏大,属于老光棍,在女人面前就缺少吸引力;二来他们因为文化、能力的关系,在元老院的归化民体系里居于底层,从事的都是简单的体力劳动,不但收入偏低,也没有升职前景。稍有眼界的女归化民职工都瞧不上。

        既然体制内找不到,他们就只能把目光放到非归化民群众中去――偏偏临高的归化民群体的示范效应太强大,单身的男性又太多,原本数量就有限的土著百姓中的待嫁女的眼界也不低。结果这批四十朝上的归化民职工就只能靠着买春来解决生理需求。

        和“黄票”们一刻虽然能解决生理需求,但是对一个人需要的感情慰藉却毫无帮助。没有家庭,没有孩子,孤老终身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们头上。

        这次大陆攻略,这批较为底层的归化民“老职工”也陆续被派来了。他们的能力虽然无法胜任各级领导职位,但是广东也需要大量的基层办事人员和工人――至少他们能写能算,会说凑合的普通话。顺便到性别比例不是那么失调的广东来解决下个人问题。

        王君就在这批人中挑选为元老院服务资历在三年以上,年龄在三十五周岁以上的归化民职工,又把一些明显不太合适的剔了出去,最后形成了一个一百人的名单。

        一大早,这些被通知去“相亲”的“大龄剩男”们便按照通知集合到了市政府。刘翔为了表示对此事的支持,专门安排了几个理发师现场为他们理发修脸,还给每个去参加相亲xs63虽然伤残在4级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伤残归化民,民政口都发有专门的护理费,加上他们的伤残补贴等等,至少能保证收入不低于归化民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有些立功受奖的还要更高些,但是对他们的结婚对象来说,“生活不能自理”这六个字就足以让她们望而却步。

        在场干部反复“动员”,特别是强调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和享受的福利夫妻俩无需出去工作就可以享受到和大多数归化民职工一样的生活水平,福利上还有额外的照顾。最后总算又有一批人选择了这些伤残职工。大多是自身条件较差年龄偏大、有孩子要抚养或是相貌上有欠缺的……

        最后这部分人还是剩下了不少。杜易斌知道这次相亲的实际能力也就只能到此为止了,幸亏4级以上的伤残人员并不是太多,所以问题就不是那么明显。

        挑选到合适对象的“单身妇女”在干部那里做了登记,即刻收拾行李集中到一间单独的宿舍居住――几天之内,民政部门就会给她们安排好船票,让她们到临高去。尽管杜易斌和王君嘴上说要是她们反悔最多不过浪费一张船票,但是实际上她们到了临高就绝对不会再离开了,让她们走都不会走。

        至于没有挑选的,则留在收容所里等着下一次的相亲。虽然毛修禹暗示可以用一些“手段”来让她们选,但是杜易斌还是觉得有些不忍心,考虑了下决定让她们以后再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