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奕铭一想也是:万一永化瑶民再次和八排瑶联手,失去了大圩这个要地,整个阳山就是“门户洞开”。
“那就叫盘天顺带着剩下的人跟着我们去打大圩——他既然想回去拉队伍,不打下大圩,他怎么回去?”他建议道。
“呵呵,罗科长。盘天顺说回去拉队伍说了多久了?”
“不少日子了,从王县长受伤那天就开始了。”
“回永化并不是只有大圩一条路吧。他完全可以带着他的人走黎埠圩——虽说路远些。为什么不走?”
罗奕铭这下有些懵了。为什么不走?似乎始终有原因耽误了他的行程,而他心里也不愿意盘天顺离开,带走原本就所剩无几的武装。
“他赖在县城不走就是在等我们给他名义……”荜达说。
“名义?我们能给他什么名义?”罗奕铭更糊涂了。
“就是你刚才说得,让他出战,战后xs63彭寿安又推荐了几家本地有视力的大户,其中一家是唐家。
“……唐家是祖上是唐鉴,国初带兵南下攻取阳山。在阳山留下第五子在此开基。虽然这一支仕途上并无建树,可是香火延续至今,聚族而居者不下数千人,是本县的强宗大族。”
这样的大族,又在阳山这样地方,差不多就是“全丁皆兵”,族长一声令下,拉出四五百人亦非难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